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公共危機理論

目前對“公共危機”還未有明確的定義。各個學者研究的角度、綜合素質、理論背景等不同,因此對公共危機的解讀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羅森塔爾在其論著中這樣界定危機:危機具有很強的不明確性和威脅性,危機常常是一種緊急的情境,它同時還需要承受很大的生存風險。巴頓則認為:危機的特征是不確定和高風險,因此它容易對整個組織產生極大的影響,它對企業、商品、雇員等方面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學者福斯特認為,危機盡管發生的范圍較廣,但其特征卻非常明顯,它需要管理者在危機形勢下快速、及時地做出判斷和決策,危機的處置應對需要多方面支持,既需要高效的管理、相應的物質基礎和時間,又需要成本、設備、人才。

清華大學薛瀾教授對危機的界定為:“一般情況下,危機是指對主要目標和核心價值產生重大影響和威脅的大事件,主要是由信息不契合、發展阻礙、決策的不及時和不準確等原因造成的。”薛瀾.危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2-55.學者張成福在文獻中界定危機:“危機通常情況下是一種十分危急或緊急的狀態和事件,危機的出現往往會對社會和組織造成重大影響,公眾利益和生命財產會受到嚴重損害;這種危機大大超出了社會公共管理能力所及,所以需要政府和相關機構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控制和治理。”張成福.論政府信息公開例外保護機制[J].情報理論與事件,2012(9):32-34.危機的巨大影響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許多專家學者對危機的成因、發展過程和危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總結得出危機的定義以及危機的相關理論。公共危機被定義為:因為外界不可抗拒因素和社會管理機制失效等問題而發生可能損害公共秩序與公眾利益的事件。通常情況下,突發事件的發生容易引發公共危機,因此政府需事前進行風險評估并能夠迅速地決策應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突發事件不斷產生。對于公共危機問題,政府在處置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公共危機和事故性危機、誤解性危機與災害性危機不同,其根本差異表現為其公共屬性。換句話說,公共危機通常威脅所有公民。危機的產生常常伴有突發性并且影響范圍廣,易造成公眾的盲目恐慌,增加處置的難度。所以,政府是否能妥善應對公共危機,已成為衡量其執政能力的主要指標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更新,社會生活日新月異,城市發展進程日益迅速。當前的城市化建設,需要我們運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全面地了解城市的基本情況與發展定位。城市既是人們進行生產、生活的載體,又是一個全方位、立體性、多維度的綜合系統。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公共危機的發生頻率日益增高,危害性不斷加強,建立完善的應對城市公共危機的管理體系成為政府治理的當務之急。公共危機的治理,涵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如社會安全問題、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都包含在內,它還包括了政務信息安全、環境安全、食品安全、交通控制體系等方面。因此,需要從宏觀角度來深入研究城市公共危機管理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永清县| 东阿县| 宣威市| 剑川县| 温泉县| 河东区| 沂水县| 曲沃县| 根河市| 长丰县| 平阴县| 忻城县| 乐至县| 鹰潭市| 乾安县| 任丘市| 拉孜县| 临西县| 萨嘎县| 宁国市| 静宁县| 汉阴县| 云浮市| 青河县| 米泉市| 含山县| 波密县| 陵川县| 南充市| 浦县| 正宁县| 浦城县| 沈阳市| 璧山县| 肥乡县| 寿阳县| 柳林县| 郓城县| 西充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