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研究的內容、目標與方法

1.2.1 研究的內容

1.2.1.1 省直管縣改革的背景、目標與實踐

①通過梳理縣域發展困境的主要制度根源,解析省直管縣改革背景。②基于改革背景,進一步分析改革旨在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重要目標和具體實踐。

1.2.1.2 省直管縣改革的動因

①通過分析省直管縣體制改革的動因,進一步解析縣級財政支出缺口與支出結構不對等的深層次原因。②基于對縣級財政壓力的具體表現,分析縣級財政自給能力、縣級轉移支付水平、財政支出的地區性差異等影響省直管縣改革作用發揮的財政分權機制。

1.2.1.3 我國省直管縣改革對縣域發展的影響及分權的調節作用

基于對我國省管縣財政體制改革實施背景的系統分析,以四川省縣級面板數據為基礎,通過建立固定效應模型、倍差分模型研究省內分權模式,分析省直管縣改革在縣域發展中的經濟效應和民生效應,具體如下:

①在研究改革對經濟績效的影響中,同時引入財政支出分權、財政收入分權以考察省直管縣改革對縣域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及分權機制在其中的調節作用。②從解釋縣域民生改善的角度,本研究利用省直管縣體制改革以及轉移支付政策為主的收入分權和支出分權對于民生性財政支出的影響來揭示這一政策對于民生財政改善的效應及分權視角下改革的作用機制。

1.2.1.4 我國省直管縣改革對不同類型縣域發展的影響

基于按地理特征、經濟發展水平等劃分的子樣本回歸模型,分類研究探索改革是否受縣域地理特征、縣級財政能力、地區經濟發展條件等制約。在明確區分四川省各縣縣級財政能力、地理區位特征以及經濟特征的條件下,分類評估省直管縣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這三個政策目標上呈現的異質性效果。

1.2.2 研究的目標

本書立足于我國省直管縣改革實踐,以省、市、縣之間財政分權的視角為制度導向,梳理省直管縣這一治理模式如何調整省以下分權模式所帶來的例如履行事權與可支配財力高度不對稱等地方政府間權力配置問題,從而研究省直管縣改革對縣域經濟績效和民生改善帶來的影響值得說明的是,本書中提到的省、市、縣之間的進一步分權,主要指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中向縣一級的擴權,但是也包括省、市、縣三級之間權力的重新劃分。

在理論上揭示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操作路徑,并依據“擴權強縣”和“財政直管”兩類改革模式分析財政分權視角下,此次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影響縣域經濟績效和民生財政的作用機制,討論省以下財政分權機制的深化,特別是向縣級政府的分權是否可以在改革中促進縣域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進一步,本研究擬在明確區分縣級財政能力、經濟條件、地理區位等特征條件下,分類評估省直管縣試點政策的異質性效果,并展現財政分權機制在不同類別縣域存在分異化的調節作用,探討改革在推進過程中所受制約因素以及如何有條件地進行分類改革,深入分析改革如何在當前“逐底競爭”制度下形成重塑地方政府行為的制度動力。

1.2.3 研究的方法

1.2.3.1 文獻研究法

研究首先需要在大量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以中國式財政分權背景下的縣政地位為切入點,把握省以下財政關系的調整,以及影響財政支出結構和經濟增長的“官員晉升錦標賽”。通過對改革背景、實踐的分析,研究省直管縣改革對縣域經濟社會的重要性;通過對省直管縣改革的基礎與動因分析,明確縣級財政分權的作用如何發揮。

1.2.3.2 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

(1)為對研究所選取樣本有更加全面翔實的了解,研究在對可獲取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和歸類后,對全樣本和子樣本數據都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性統計分析。作為進一步實證分析的前提,描述性統計呈現了相關數據的分布趨勢,并有利于觀測相關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特別是本研究中對于改革前后子樣本的劃分,對這部分子樣本進行相應的描述性統計分析首先有利于初步觀測實驗組與對照組在變量水平上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以及改革前后相關變量的變化趨勢,為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實證分析打下基礎。

(2)在實證研究中采用橫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混合研究的方法,是目前計量經濟學研究的常用模式。但是考慮到適用于政策效應評估的模型,在進行面板回歸模型的構建后,本書進一步構建了相應的倍差分模型(DID)以保證對于改革政策效應評估的準確可靠性。進一步地,為了保證計量模型的穩健性,研究運用基于傾向性得分匹配的倍差分模型(PSM-DID)進行穩健性測試也是本研究重點關注的方面。同時,為了減輕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研究在全樣本的檢驗中,都尋找了必要的工具變量,為模型的解釋提供客觀性結論。

1.2.3.3 經驗研究方法

檢驗理論模型的適用性和解釋其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多角度、不同樣本的經驗研究。除了模型本身的精巧和計量工具的不斷創新之外,各級地方政府需要獲得財政政策的建議和評估財政績效的好壞,才是真正的動力所在。本研究除了延續以往經驗研究的必備程序之外,對理論模型與計量模型之間的進一步精細化處理,以及對數據和樣本的分析,都將是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口县| 南城县| 怀远县| 新宁县| 襄垣县| 道真| 禹城市| 六安市| 开鲁县| 嘉黎县| 鸡泽县| 洛扎县| 邵东县| 鹰潭市| 文水县| 阳春市| 集安市| 新和县| 丰县| 通道| 河津市| 玉林市| 朝阳区| 明光市| 兴宁市| 延边| 东宁县| 翼城县| 崇明县| 枣庄市| 荔波县| 商洛市| 沙田区| 左权县| 葵青区| 静乐县| 兴城市| 临汾市| 阳泉市| 永定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