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職工薪酬的歸集與分配

一、職工薪酬的概述

(一)職工薪酬的構成

職工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職工的各種形式的報酬以及其他相關支出,包括職工在職期間和離職后提供給職工的全部貨幣性薪酬和非貨幣性福利。

1.工資總額

工資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

(1)計時工資,是指按照計時工資標準和工作時間計算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計時工資制一般分為小時工資制、日工資制、月工資制和年薪制。

(2)計件工資,是指按照勞動者生產的合格產品數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根據企業內部確定的計件工資單價,計算并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計件工資單價是指完成單位工作量的工資標準。

(3)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生產獎、節約獎、勞動競賽獎、機關和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以及其他經常性獎金。

(4)工資性津貼和補貼,是指為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而支付給職工的各種津貼和補償,以及為了保證職工工資水平不受物價影響支付給職工的物價補貼,包括野外工作補貼、技術性津貼、年功補貼、保健性補貼、副食品補貼和其他津貼。

(5)加班加點工資,是指按照職工加班加點的時間和加班加點的工資標準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

(6)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是指按照國家規定在某些非工作時間內支付給職工的工資。它包括:第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在職工病假、工傷假、產假、計劃生育假、婚喪假、探親假、定期休假、停工學習、執行國家或社會義務等情況下按計時工資標準或這一標準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資;第二,附加工資、保留工資。

2.職工福利費

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按工資一定比例提取出來的專門用于職工醫療、補助以及其他福利事業的經費。職工福利費的開支范圍包括:

(1)職工醫藥費。

(2)職工的生活困難補助,是指對生活困難的職工實際支付的定期補助和臨時性補助,包括因公或非因公負傷、殘廢需要的生活補助。

(3)職工及其供養直系親屬的死亡待遇。

(4)集體福利的補貼,包括對職工浴室、理發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兒所等集體福利設施支出與收入相抵后的差額的補助,以及對未設托兒所的單位的托兒費補助和發給職工的修理費等。

(5)其他福利待遇,主要是指上下班交通補貼、計劃生育補助、住院伙食費等方面的福利費開支。

3.“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即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以及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是完全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

4.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是指企業為了改善職工文化生活、提高職工業務素質,用于開展工會活動和職工教育及職業技能培訓,按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提取的金額。

5.非貨幣性福利

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以自產產品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將企業擁有的資產或租賃資產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為職工無償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等。

6.辭退福利

辭退福利是指在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未到期之前,企業由于種種原因需要提前終止勞動合同而辭退員工,根據勞動合同,需要提供一筆資金作為對被辭退員工的補償。

7.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略)

(二)職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記錄

1.考勤記錄

考勤記錄是登記職工出勤和缺勤情況的原始記錄。

(1)考勤簿,一般按照車間、班組、科室分月填制,應由考勤人員根據職工出勤、缺勤以及遲到、早退情況進行逐日登記,月末根據考勤記錄統計每個職工出勤、缺勤時間和缺勤原因,據以計算應發計時工資、加班加點工資等。

(2)考勤卡,一般按照每個職工設置,每人每月一張,內容與考勤簿基本相同。上班時每個職工把考勤卡交給考勤人員記錄考勤,下班時考勤員把考勤卡發還給職工。

(3)考勤鐘,是一種企業進行考勤管理的計時打印裝置,大多適用于工礦企業和機關。

2.產量和工時記錄

產量和工時記錄是反映工人或班組在出勤時間內生產產品的產量、質量和耗用生產工時的原始記錄。

(1)工作通知單,又稱派工單或派工工票,是以每個工人或生產班組所從事的每項工作為對象開設的,用于通知工人按單內指定的任務進行工作的記錄。

(2)工序進程單,也叫加工路線單,是以加工產品為對象開設的產量和工時記錄。

(3)工作班產量記錄,又叫工作班報告,是按生產班組開設的反映一個生產班組在一個工作班(一般為8小時)內生產產品數量和所耗工時的一種產量和工時記錄。

二、職工薪酬的計算

(一)計時工資的計算

計時工資是指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來計算的工資。在實際工作中,應付職工計時工資的計算可采用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法。

1.月薪制

月薪制是指按職工固定的月標準工資扣除缺勤工資計算其工資的一種方法,亦稱倒扣法。在月薪制下,不管當月的日歷天數是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都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標準工資;如果發生缺勤,則相應扣除缺勤期間應扣的工資。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職工計時工資=月標準工資 -缺勤日數×日標準工資×扣款比例

在以上的公式中,日標準工資是指職工每日應得的平均工資額。它的計算方法有兩種,具體如下:

(1)按全年每月平均日歷天數30天計算(365÷12),日工資率為每月標準工資除以30天。公式如下:

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30

采用這種方法,雙休日和節假日照計工資,但職工缺勤期間的節假日也視為缺勤,照樣要扣工資。

(2)每月按21.75天計算(全年365天扣除104個公休日,再用12個月平均),日工資率為全月標準工資除以21.75天。公式如下:

日工資率=月標準工資÷21.75

采用這種方法,雙休日不計算工資,那么職工缺勤期間的節假日也不算缺勤,不扣工資。

公式中的扣款比例由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例3-9】 某企業職工李某的月標準工資為3000元,5月份出勤18天,事假1天,病假5天(包括兩個公休日),本月公休日共9天,病假扣款比例為20%。

(1)標準工資按30天計算:

日標準工資=3000÷30=100(元)

李某5月份應得計時工資=3000-100-5×100×20%=2800(元)

(2)日標準工資按21.75天計算:

日標準工資=3000÷21.75=137.93(元)

李某5月份應得計時工資=3000-137.93-3×137.93×20%=2779.31(元)

2.日薪制

日薪制是按職工實際出勤日數和日工資計算其應付工資,亦稱正算法。在這種方法下,職工每月全勤工資不是固定的,隨當月出勤天數的多少而有所增減。如果發生缺勤,相應加缺勤期間應得的工資。其計算公式如下:

應付職工計時工資=出勤日數×日標準工資+病假等應得工資

仍以【例3-9】 為例:

(1)日標準工資按30天計算:

日標準工資=3000÷30=100(元)

李某5月份應得計時工資=(18+7)×100+5×100×80%=2900(元)

(2)日標準工資按21.75天計算:

日標準工資=3000÷21.75=137.93(元)

李某5月份應得計時工資=18×137.93+3×137.93×80%=2813.77(元)

以上舉例說明,計時工資的計算方法不同,其計算結果也不一樣。企業采用哪一種方法由企業自行確定,確定以后,一般不得隨意變更。

(二)計件工資的計算

計件工資是根據驗收合格的產品數量計算的,如果因生產工人本人的過失導致廢品(工廢品),則不應計算計件工資,還應根據具體情況向責任人索取賠償;如果是因為材料的質量不符合要求而導致廢品(料廢品),應按規定的計件單價支付工資。

計件工資按照支付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兩種。

1.個人計件工資的計算

當職工從事的工作能分清每個人的經濟責任時,可采用個人計件工資的方式。其計算公式為:

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

【例3-10】 某廠職工王某5月份加工甲產品200個,計件單價8元,驗收時發現料廢品8個;加工乙零件120個,計價單價3元,驗收時發現工廢品10個。

王某5月份應得計件工資=200×8+(120-10)×3=1930(元)

2.集體計件工資的計算

當職工集體從事某項工作且不易分清每位職工的經濟責任時,可采用集體計件工資的方式。首先,計算該集體應得計件工資總額;然后,將集體計件工資總額按一定標準在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分配,一般可根據各成員的計時工資比例進行分配。其計算公式為:

【例3-11】 4名不同等級的工人組成一個小組,本月完成合格品240件,計件單價為20元。

集體應付計件工資=240×20=4800(元)

計件工資分配率=4800÷(640+693+612+775)=1.76(元/件)

則每位工人應付計件工資的計算結果如表3-9所示。

表3-9 計件工資分配表

(三)加班加點工資的計算

加班加點工資,應按日工資(或小時工資)乘以加班加點天數(或小時)及國家規定的支付標準計算。計算公式為:

應付加班加點工資=加班加點天數×日工資×規定的支付標準

(四)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的計算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應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考勤記錄計算。其計算公式為:

應付病假工資=病假天數×日工資×支付工資的百分比

(五)工資的結算

(六)“五險一金”、計提職工福利費的計算

“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以工資總額為基數。職工福利費計提比例由企業自行確定。

三、職工薪酬的分配

(一)工資費用的分配

工資費用核算的會計科目為“應付職工薪酬”。本科目的明細科目有“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非貨幣性福利”等。

為正確反映企業職工工資的結算情況,便于進行工資費用的分配,財務部門應將各車間、部門的職工工資單,進一步匯總后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

企業歸集的工資費用,應按工資費用的用途和發生的車間、部門及人員進行分配。

分配方法主要是按實際工時或定額工時的比例進行分配,其計算公式為:

【例3-12】 紅星工廠生產甲、乙兩種產品,6月份生產工人工資總額為200000元。其中計件工資60000元,甲、乙產品分別為35000元、25000元;計時工資共計140000元,按實際生產工時分配。該企業本月甲、乙產品的實際生產工時分別為6400小時、3600小時。

甲、乙產品分配的工資費用如下:

工資分配率==14(元/小時)

甲產品分配工資費用=6400×14=89600(元)

乙產品分配工資費用=3600×14=50400(元)

其他部門職工的工資費用資料及分配結果見表3-10。

表3-10 工資費用分配表

根據工資費用分配表分配工資費用并記入有關科目,其會計分錄如下:

(二)其他職工薪酬費用的計算與分配

其他職工薪酬費用是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以及“五險一金”的統稱。其他職工薪酬費用在核算上與工資同步,一般是工資費用分配記入哪一總賬及其所屬明細賬,計提的其他職工薪酬費用亦相應記入該總賬及其所屬明細賬。需要注意的是,福利部門人員的福利費直接記入“管理費用”。

仍然使用【例3-12】 相關資料,編制計提職工福利費分配表和相應的會計分錄。計提職工福利分配表如表3-11所示。

表3-11 計提職工福利費分配表

根據計提職工福利費分配表分配計提的職工福利費并記入有關科目,其會計分錄如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克拉玛依市| 阳高县| 西华县| 兴宁市| 孝昌县| 西乌珠穆沁旗| 康保县| 涞水县| 枣强县| 崇礼县| 五指山市| 改则县| 海宁市| 靖安县| 宜阳县| 南昌县| 即墨市| 建阳市| 上思县| 化州市| 海安县| 巧家县| 忻城县| 乌拉特前旗| 五河县| 邢台市| 玉山县| 阳泉市| 岳阳市| 五河县| 陆河县| 曲靖市| 昌宁县| 辽阳市| 莒南县| 鹤山市| 惠东县| 乌鲁木齐县| 文成县|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