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的快感
自我目的化的嗜癖之一便是撒謊癖。
如今,相比技術化智力的進步,人類智力的進步更大程度上依賴于社會智能的發展,而社會智能中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偽裝,也就是撒謊、表演的能力。
人類通過偽裝的方式讓對方放松警惕,從而控制對方,以此欺騙敵人,讓敵人落入圈套,從而打敗遠遠兇惡于自己的敵人。人類通過各種方式來偽裝自己,實現臨場救急,獲得有利形勢。這些作用本身就是偽裝所具有的一種正常功能。在某種范圍內,我們可以寬恕那些裝病不來上班的人,因為過于老實,一天都不偷懶而辛勤工作的話,身體也會累垮的吧;假裝自己很認真地工作,其實是在偷懶,這樣的做法有時候也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借偽裝來逃避某些麻煩事,并從中獲得他人的親切關照,這樣的做法一旦演變為自我目的化并逐步升級,便容易踏入異常心理的領域。正要上學的時候,假裝自己肚子痛,只是這樣也就罷了,如果反復哭訴自己肚子痛得厲害,應該馬上去醫院做手術,恐怕就超出常理了。拋開開腹手術帶來的痛苦及術后殘留在肚子上的可憐的傷痕等不利影響,對偽裝的人來說,同樣可以獲得極大的好處。他可以受到他人無微不至的照料,還能免于做一些其他的日常瑣事。
實際上,因原因不明的腹痛需要做好幾次開腹手術的情況也確實存在。我自己就親身經歷過類似的事。我的肩關節經常反復脫位,一邊的肩關節脫位后,用石膏固定,即便如此,活動也很不自由,不自覺就把另外一邊的肩關節也弄脫位了,最后只能到醫院接受治療,請求別人的照顧。
這樣的行為叫作“做作性障礙”,又稱“孟喬森綜合征”。孟喬森是一個喜歡吹牛皮的男爵,這位喜歡吹牛皮的男爵經常在人們面前展示他身體上的傷痕,并驕傲地吹牛說那是他在一場著名戰役中留下的。
做出生病樣子的做作性障礙患者,與被稱為講空話的病態性撒謊癖患者一樣,都是為了引起他人的關注和關心才說謊的。哪怕是付出受傷或者失去信任這樣的代價,他們也會反復故意地那樣去做,這種行為便是自我目的化的行為。這會給他們帶來一種快感,其背后隱藏的便是對他人的關心和照顧的饑餓感。
孟喬森綜合征中有一種叫“代理做作性障礙”的特殊病癥,指的是假裝自己的孩子或是家人生病或受傷,以此獲得他人的同情或支持。或者通過給孩子買保險的方法來獲得住院保險金或者死亡保險金,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利益更加巨大,有些人一旦嘗到了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快樂滋味便會上癮。即便沒有保險金這一金錢的利益,僅僅是孩子死亡這一點就可以獲得周圍人的同情,而自己就能成為悲劇的主人公,能夠體會到這種心情本身對有些人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好處。
有一種行為與做作性障礙很相似,叫詐病。所謂詐病,只是簡單地假裝生病,它與做作性障礙不同的地方在于,做作性障礙不僅僅是假裝生病,本人身上真實地存在著某種傷痕或是生病的癥狀。
從前,據說為了免于被送到前線,士兵會喝大量的醬油,因為那樣能讓自己的臉和手腳腫脹起來,讓別人誤以為自己真的病了。這種生病癥狀是實際存在的情況,不能叫作詐病,而應叫作做作性障礙。
為了逃避戰爭,獲取某些實際利益而假裝生病,這一點還可以理解。而有些人為了某些并不能獲得任何實際利益的事情而假裝生病,傷害自己的身體,更有甚者不惜自殘,失去自己的手腳,這樣的人想必是有一種相當強烈的對愛的饑渴,強烈地想得到他人的愛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