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怪異行為的兒童
宮本輝的名作《泥河》以戰后貧苦時代的大阪為背景,講述了兩個少年之間的友情以及最后兩人分手的故事。主人公少年信雄與父母一起生活在自家經營的烏冬面店里。信雄偶然與少年銀子和喜一相識。銀子和喜一在土佐崛川邊擺渡的小船里與母親一起生活,他們的母親以在船上賣淫為生。喜一沒有上過學,雖然信雄感到自己的境遇與喜一如此不同,但倆人還是結為了朋友,而信雄也逐漸被喜一母親那微微出汗的“蒼白纖瘦的身體”所吸引。
在一個天神祭的夜晚,信雄打算用父母給的零花錢去買自己喜歡的火箭模型玩具。可是喜一卻把信雄托他保管的錢弄丟了。喜一為了贖罪,也為了哄心情低落的信雄開心,打算去偷一個火箭模型玩具回來,信雄無法接受喜一的做法,他對喜一說:“這樣做可就是小偷了啊。”于是喜一哭著向信雄道歉,并要把自己的寶物給信雄看。
喜一將信雄帶到自己的船屋里,把河蟹的蟹巢撈出來給信雄看。這時,信雄無意間看到船屋里喜一的母親正和一名男子做愛,于是便想回家。為了留住信雄,喜一說要告訴信雄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于是,喜一讓河蟹喝下燈油,然后一只一只地往河蟹身上點火。看到河蟹在青白色火焰中痛苦擺動的情形,喜一竟說:“漂亮吧。”信雄感覺怪異,說:“快住手!”喜一卻著迷般地繼續做著這一怪異的游戲。
之后一段時間,倆人不再經常往來。后來的某一天,信雄聽說喜一住的船要離開現在擺渡的地方,于是跑去與喜一道別。信雄一邊追著船奔跑,一邊大聲叫著喜一的名字,可是船的窗戶一直緊閉著,漸漸遠去。
喜一為信雄展示的那個隱秘的游戲,對喜一來說是一種特別的樂趣,那個游戲也一定是只屬于喜一自己的秘密游戲。虐待毫無抵抗力的生物,這也許是長期以來承受著憤怒與寂寞的人才會有的心理。而這種心境,對雖說貧窮卻有父母陪伴,一直在愛的守護下成長的主人公來說,是絕對不會理解的。
有一個少年,從幼時起便不斷受到母親的虐待。當有一次被母親用水果刀刺中之后,他開始經常毫無理由地發脾氣,并且開始沉溺于一些常人不會喜歡的游戲。他經常把貓抓來,然后把它們折磨至死。這種殘忍的行為讓其他小朋友毛骨悚然,大家也逐漸疏遠了他。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停止虐待貓,有一次甚至在一天之內殺了五只貓。他一年內殺死了七十多只貓,幾年間,他家附近幾乎看不到有貓出沒。
還有一個少年,長期在被人疏遠的環境下長大,漸漸沉溺于玩火的游戲。每當看到烈火燃燒的場景時,他都會興奮不已。公開玩火惹得他人生氣后,他會躲起來繼續玩火。他會往小屋上點火,因為他住在漁民街,他甚至還會往船上放火,看著烈火熊熊燃燒的場景,他就感到非常興奮。
人們之所以反復地去做一件事,是因為可以從中獲得某種快感。即使做這些破壞行為的初衷是給他人制造不愉快,破壞之人同樣也能從中獲得快感。如果“快感”這個詞用在這里有語病的話,也可以說是“消遣解悶”。人們是不會反復去做一些沒有回報的事情的。
但是,為什么一定要從罪惡的行為當中獲取快感,舒緩心情呢?
因為沉溺于某種破壞性行為的人,只有過被人傷害的經歷,也只體味過被人阻撓的心情。他們沒有被愛護和受尊重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