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潛藏在身上的罪惡快感
被猶如麻醉般的快感控制時
大概是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吧,有一天,我和孩童時代的一個伙伴在家門前的小河邊捉泥鰍,撈水藻,可能當時已經玩膩了這些老一套的游戲,突然想要做一些刺激的事情。小伙伴發育得好,頭腦轉得快,經常會有一些壞點子,他先想出一個壞點子:朝前面路上騎車的人扔水藻。
當然,我們也擔心那樣做會把人惹毛,可這位小伙伴的膽子非常大。當第一個騎自行車的人過來時,他沒有扔中,水藻從騎車人的背后擦過。接著是一個騎著小摩托車的女人,我們砸中了她車子的貨架。小摩托車就那樣離開了,小伙伴非常得意地大笑,我也開始覺得有意思起來。
小伙伴拿了塊更大的水藻,等待下一個獵物出現。這次是一個騎自行車的大叔,大叔騎得飛快,但是小伙伴好像已經掌握了訣竅,唰地一扔,水藻正好砸到大叔的肩膀。大叔肩上的水藻迎風飄舞,隨著自行車離去。那可笑的場景讓我倆忍不住哈哈大笑。
就在這時,已經離去的自行車突然掉轉方向騎了回來。我們連滾帶爬地從河邊一溜煙地逃走了。大叔臉色大變,把自行車扔到一邊,大聲叫嚷著向我們追來。我嚇得魂都掉了,小伙伴動作敏捷,跑在了前面,只有我被抓住了。
大叔被我們氣得不得了。他好像也看到了罪魁禍首是我的同伴,于是把我扔在一邊,繼續往小伙伴逃跑的方向追去。小伙伴穿過我家,逃進了鄰居家,大叔見狀只好作罷,正要離開時,小伙伴卻哭著被鄰居家的大嬸牽著手走了出來。鄰居家的大嬸似乎以為是大叔對小伙伴做了什么嚴厲的事情。小伙伴完全把自己的惡作劇拋在腦后,最后竟然“聰明”地把自己變成了受害者。
我之所以把這段故事拿出來講,是為了探討兒童時期的這種惡作劇跟成人世界里的反社會行為之間究竟存在什么關系。小時候誰都會有那么一兩次因為太淘氣而被父母教訓的經歷,請你回憶一下當時的自己淘氣時的心情,是不是沒有感到恐懼,反而感到一種歡欣雀躍的樂趣?
其實這都是些最常見的事情,大多數人長大后會很容易將這些事忘掉。小時候玩惡作劇,因為年齡太小,還不能真正理解有些事不能做,還不能判斷是非;但也許不僅僅是因為太小不懂事,做那些惡作劇的時候,應該還伴隨著快樂和興奮。玩惡作劇時看到他人受災苦惱,自己會覺得很有趣。因為能讓自己享受快樂與愉悅,所以不知不覺就那么做了。
諸如“快樂殺人”這一異常嚴重的犯罪行為,電視上的這種犯罪報道鋪天蓋地,而我們也經常會覺得這些犯罪行為都是帶有特殊性的,殊不知這些犯罪行為與我們小時候的惡作劇極其相似。
暴力行為也是一樣。為什么人會做出暴力行為?我們在探討暴力行為這一話題時,經常會忘記在施暴的同時,暴力同樣給施暴者帶來了強烈的快感這一事實,所以施暴者會覺得暴力行為是一件極其有趣的事情。
據說有這樣一個少年,他在欺負比自己年齡小的軟弱對手時,大腦會一片空白,感到一種猶如被麻醉過的快感。伴隨著自己的意識完全消失,理性也逐漸被麻痹,以此獲得的快感甚至不亞于吸食毒品之后的快感。我們暫且不談這些程度上的差別,小時候欺負比自己軟弱的對手時會感到熱血沸騰,稍微長大點,那種快感或許會被我們找個似是而非的借口隱藏起來,使它埋藏在心底,不再在表面上表現出來。然而當剝開我們內心表面的那層皮時,里面所隱藏的快感還是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