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cǎo mù jiē bīng
【注解】唳:鶴叫。
【釋義】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時候,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十分緊張、害怕。
【例句】敵人倉皇撤退,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只顧逃命。
東晉時期,晉王朝已衰落,勢力范圍只在中國的東南部,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前秦王朝統治。前秦的國王苻堅野心很大,企圖統治整個中國。公元383年,他親自率領百萬大軍,浩浩蕩蕩大舉南下。
一開始,苻堅的部隊進展得很順利。由大將苻融率領的先頭部隊很快攻克了壽春(今安徽省壽縣),由另一大將梁成率領的五萬秦兵在洛澗擺下了陣勢,準備阻擋晉軍的反擊。
形勢對東晉很不利,但以宰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臨危不懼,決定運用計謀,戰勝數倍于自己的敵人。謝安先讓人到處散布晉軍兵少、糧草將盡的消息,苻融果然上當了。他派人告訴苻堅說:“敵人兵少又不善戰,很容易俘獲,就怕他們要逃跑,應快速進軍,一舉抓住他們的統帥,晉軍就會不攻自潰了。”苻堅一聽大喜,立即把大部隊留在項城,自己只帶了八千精兵,日夜兼程,趕到壽春。
與此同時,晉軍的龍驤將軍劉牢之率領五千能戰敢拼的士兵,依靠夜幕掩護,突襲駐守在洛澗的秦軍。根本沒把晉軍放在眼里的秦軍,做夢也沒想到晉軍會如同神兵從天而降,突然出現在他們的面前,立刻慌成一團,許多人還在睡夢之中就做了刀下鬼。這一仗秦軍損失一萬五千多人,大將梁成也被殺死。
晉軍旗開得勝,立刻乘勝向壽春進軍。苻堅在壽春聽說秦軍在洛澗失利的消息,大吃一驚,急忙和苻融登上城樓,觀察晉軍情形。只見晉軍布陣整齊,壁壘森嚴,士氣高昂,不禁暗暗吃驚,又望見遠處八公山上草木搖動,好像也藏了不少兵。苻堅惱怒地對苻融說:“滿山遍野都是晉軍強兵,怎么說他兵少呢?”
不過,前秦雖然打了敗仗,兵力仍比東晉強大得多。苻堅想以自己兵多脅迫東晉軍隊投降,就派了尚書朱序到晉軍中傳達自己的意思。
這個朱序原是東晉的官吏,后來被俘投降,當了前秦的官。朱序見到了晉軍統帥謝石,悄悄地對他說:“如果秦國百萬大軍一起到來,那你們肯定是抵擋不了的。幸好現在他們尚未趕到,將軍應該當機立斷,速戰速決,擊潰他們的先頭部隊,挫掉他們的銳氣,秦軍自然就會潰退的。”謝石采納了他的意見。
這時,前秦的部隊在淝水對岸,沿河列開陣勢。東晉的部隊在淝水的這邊,兩軍隔水相望。晉軍無法渡河進攻,謝石就耍了一個花招。他派人去對苻融說:“將軍孤軍深入,沿河布陣,這是長期防御戰的打法,難道您不想抓緊時機速戰速決嗎?如果您讓部隊稍微后退幾里,讓我軍渡過河去和貴軍拼殺肉搏,我和您騎在馬上觀戰,不是更加有意思嗎?請將軍考慮我的建議。”
苻堅一聽,正中下懷。他想趁晉軍渡河立足未穩時,一舉把他們消滅掉,就同意后撤。可是,他沒想到,秦軍剛在洛澗吃了敗仗,軍心不穩,他剛下達了后撤的命令,士兵們就爭先恐后奔逃,隊伍大亂。苻融騎著馬前后奔馳,拼命制止,也沒用,反而被亂兵沖倒了馬,混亂之中被人殺死。秦軍沒了主帥,立刻潰不成軍。晉軍乘勝追擊,一路上,到處是秦軍士兵的尸體。失魂落魄的秦兵,聽到風聲鶴唳,都以為是晉軍的追兵來了。
這一仗,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東晉軍隊出人意料地以少勝多,打了大勝仗。在這次戰斗中,前秦的國君苻堅也被流箭射傷,他帶傷慌慌張張逃回洛陽。不久,前秦政權就垮臺了。
【出自《晉書·苻堅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