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故事
- 佚名 石磊改寫
- 648字
- 2020-09-08 18:17:07
呆若木雞
【拼音】dāi ruò mù jī
【注解】呆:傻,發(fā)愣的樣子。
【釋義】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fā)愣的樣子。
【例句】祥林嫂的兒子死了,她整天呆若木雞地站著。
春秋時期,齊魯之地流行著一種斗雞的娛樂活動。上至君主,下至百姓,對斗雞都有極大的興趣,每年都要舉行全國性的斗雞比賽。得勝的雞立刻身價百倍,而雞的主人也覺得很光榮。
要使雞善斗,不僅要選優(yōu)良的品種,還要有高手訓練。有位名叫紀渻子的人,是訓練斗雞的行家,齊王聽說后,就請他來為自己馴雞。齊王很關心馴雞的進展情況,過幾天就來看看。十天以后,他見雞昂首挺胸,一副好斗的模樣,就問:“這雞馴得差不多了吧?”紀渻子說:“雞的性情驕矜,高昂著頭,瞧不起別人,這還不行啊!”
又過了十天,齊王忍不住又來問:“這回斗雞訓練好了吧?”紀渻子回答說:“不行啊,別的雞走動或叫喚,它還受到影響,這樣不算成功。”
一個月過去了,紀渻子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齊王很著急,每天都往馴雞的地方跑。紀渻子知道齊王的意思,就主動對他說:“這雞還沒完全馴好。它的意氣過于強盛,心神過于激動,眼睛看東西太急切。還得訓練一些日子,要馴得它沉得住氣。”
紀渻子一直把斗雞訓練了四十天,才告訴齊王,雞馴好了,可以參加比賽了。他把那只雞放在雞群里,要齊王仔細觀察,并說:“你看這雞,既不驕矜,心神又安定,別的雞叫喚挑釁,它也不害怕,看上去好像一只木頭做的雞(呆若木雞),不驚不動,別的雞看到它都嚇跑了,誰也不敢同它斗。這只雞去參加比賽,保證天下無敵!”
齊王聽了紀渻子的話,非常高興。
【出自《莊子·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