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創見之美:群龍無首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可以與“用六,利永貞”相參來看。王夫之曰:“是故《乾》純陽而非無陰,《乾》有太極也。”馬振彪曰:“陽能用九而濟以陰,則不偏于陽;陰能用六而濟以陽,則不偏于陰。陰陽交相為用,所謂神明變化,其用不窮。乾坤二卦變為六十四卦,其用大矣。四時陰陽之變,乃天之用九、用六也。圣人教人法天,以神其用。惟圣人乃能合天也。”

恰如周易最末一卦六十四卦是《未濟卦》,而不是《既濟卦》一樣,創新永遠在路上,完成不是終結,而是未完成的前奏,社會與人生的“行藏”,始終值得哲學界永恒思辨。“乾元用九、天下治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人為勢位所移、為才氣所使、是為九所用、非能用九者。因時變化、無適無莫、故獨稱用九。龍未嘗無首而首不可見、善藏其用者、吉之道也。六爻皆不言吉、獨此言吉、圣人不恃剛也如此。”中國人獨特的清醒、睿智使得中國哲學充滿玄機和神秘,中國人的危機意識、探索意識,使得中華民族永葆青春。“用九”充滿創新創意創智的靈感,真正領悟其壸奧,我們才能明白中國美學、中國制造的味外之味,余味曲包。

其一,陽中有陰。行藏隨時,繼承和創新是互為生克的辯證統一。要弘毅,必須懂得藏陽。謙道。乾陽更要懂得坤順。上善若水。“義人多有苦難。”乾卦六爻均為陽爻,是群龍之象,皆有剛健之本質,惟以剛健而為首,則易招外物之忌,若物極而反,陽極變陰,則能以柔濟剛,不強為人之首,而獲吉祥。

其二,和而不同。對個體與群體、人生與社會關系的探索,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個體在群體中存在的理想狀態究竟如何?“群龍無首”是對此理想狀態的闡釋——個體之間的矛盾與摩擦達到最小,在群體中互相諧調,從而使二者均達到最大、最優程度上的發展與進步。

其三,眾物平等。創造物(每一條龍)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沒有誰優秀誰劣質。非英雄主義。“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乾卦彖辭》)中國制造的理念是大和。

其四,豐富多樣。創造物具有多樣性、豐富性。李士鉁曰:“群龍并見,而無為之首者,所謂圣人不自用,而用群賢,故吉也。”

其五,不為物馭。作為御龍使者,人類創造物,但不能成為物奴,而要成為造物的主人。九為陽爻,剛健可為人群之首者,能役使眾民而隨心所欲。用九者,即不為九所用。中國歷史有創造時代、改變歷史如張良、諸葛亮者,其所師承如圯上老人、龐德先生等隱逸者,亦可稱是用九之人。

其六,大公無私。造物要的是為人類謀福利而不是個人私利。劉向曰:“易曰,無首吉,此蓋人君之公也。夫以公與天下,其德大矣。推之于己,行之于彼,萬姓之所載,后世之所則也。”

其七,以柔濟剛。劉沅曰:“本爻辭乃承上亢龍有悔而言。群龍者,潛、見、躍、飛之龍也。凡卦初為足,上為首,則上九即群龍之首。不見其首,以柔濟剛,則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居上九而為九所用,不能用九,故至于亢,用九則窮上而返下,易飛為潛。乾元之理,終始循環,無所不利。”

其八,有生于無。“天之道分著于四時,四時不名天,無在非天之道也;乾之元發揮于六爻,六爻不名元,無在非元之用也;圣人之治分任于群臣,圣人無名,無在非圣人之功也。”

其九,九九歸一。李士鉁曰:“九者陽數之盛,而不可過,過則又為一,所謂終即始也。陽之道循環無端,反復不已,惟無所終,故無所始。老子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此所以用九而無首也。”

其十,生命曲美。創造最重要的是生命力量。龍直則僵死。思想僵化是創造的大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江永县| 改则县| 佳木斯市| 古丈县| 开封市| 丹寨县| 武清区| 资中县| 长葛市| 儋州市| 会昌县| 成都市| 峨边| 马关县| 湟源县| 阿拉善左旗| 辽阳县| 荣成市| 六安市| 双流县| 临泉县| 宁蒗| 司法| 滕州市| 海兴县| 罗田县| 河北区| 南岸区| 涪陵区| 汉沽区| 化州市| 邹平县| 锡林郭勒盟| 黄浦区| 香河县| 罗江县| 安丘市| 酉阳| 岳阳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