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奇石的這個圈子,風傳江平先生收集了一塊奇石,但圈內人還未曾謀面。
前不久,在縣里的奇石展覽會上,這塊奇石登場亮相了。
奇石之奇,奇之有五:形奇、質奇、色奇、紋奇、韻奇。
先看形。這塊奇石的整體形象,活脫脫地一幅中國地圖,港、澳、臺均囊括其中。長江、黃河橫貫東西,西藏高原隆起,四川盆地凹下。最叫絕的是,首都北京的位置,有一個篆字,“壽”。
再論質。石質玉化,叩之錚然有金屬聲。據權威專家鑒定:為侏羅紀地質年代形成,至今已有十四億年。
細觀色:色差分明,涇清渭濁。底色為褐黃,江河為白練,周邊一圈為鐵紅。東北為深灰,象征黑土地;江南則是豆綠,如驟雨打遍新荷。
撫紋理。紋理清晣、流暢、靈動、飄逸。如嫦娥舒廣袖,若洛神凌微波。
審神韻。內行的人能從此石中感受到火山爆發,滄海橫流,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此石被江平先生命名為:中華壽石。
一石激起千層浪。當時就有人愿出十萬元,將此石買下。
江平先生卻嫣然一笑:只展不銷。
但江平先生家,來訪者從此絡繹不絕。久未聯系的老同學登門敘舊,最后還是露出本意:縣領導想將此奇石擺在賓館接待室里,價錢好說。
多年沒走動的表弟來看望表哥,然后委婉提出:市政協副主席想“借”此奇石,觀賞一段時間。
幾個人乘“奔馳”而至,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想用一個“大三居雙衛”,換此奇石。
此奇石還驚動了外國人,要用歐元或美元收購此石,讓江平先生開個價碼。
爾后,一天夜里,狗咬得兇。院子里扔進來一塊石頭,還附有一張紙條:你是要留石頭,還是要留人頭?
緊接著,公安局又來了五六個人,詢問了江平先生,此石的來歷,收集的過程,核實了產地,并做了筆錄。并被告知:出遠門時要和公安局打個招呼。
以后一段時間,不知何人,在網上,已將此石炒到:一千萬人民幣。本來么,金玉有價石無價。
也許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前幾日,在市奇石展覽會上,這塊奇石沒有出席。人們感到失望,竊竊私語:那塊中華壽石呢?
這時,江平先生莊嚴、鄭重地向大家宣布:中華壽石,失蹤了。
一片嘩然。記者們也紛紛追問:奇石,怎么會失蹤了呢?到哪兒去了呢?
江平先生卻反問:中華壽石,是從哪里來的呢?
記者們思索片刻,回答:自然界。
于是,江平先生平靜地說:“這塊中華壽石,從哪兒來,又回到哪兒去了。既然是天地之造化,自然又回歸天地之間,又回歸到自然界了。這塊石頭,存在自然界十四億多年都相安無事,怎么剛進入社會還不到一百四十天,就生出這么多事來呢?”
人們紛紛搖著頭:真是奇石,真是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