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科技常識
- 陳丹陽編著
- 534字
- 2020-08-25 16:41:43
19 什么是“新莽嘉量”?
新莽嘉量是公元9年王莽立號為新朝時制造的標準器。王莽執政后曾征集通曉天文樂律的學者百余人,在著名律歷學家劉歆主持下,完成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度量衡改革,并制作了一批度量衡標準器,新莽嘉量便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件。
新莽嘉量拓本
新莽嘉量為青銅制作,集合了龠、合、升、斗、斛五個容積單位。龠的大小為1200粒黍,兩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嘉量的主體是一個中空的大圓柱體,內壁為方形,又分隔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斛,下部為斗;大圓柱體左右各連接著一個小圓柱體,左側為升,右側的小圓柱體也分隔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合,下部為龠。器外刻有王莽統一度量衡的詔文,每一個單件量器上也刻有銘文,分別詳細說明該量器的徑、深、底面積尺寸和容積。
此外,嘉量在制作時要求重量必須為二鈞,這樣憑借這一個標準器便可得到當時的長度、容量與衡重三個單位量值。由于新莽嘉量外圓內方,根據銘文,還可以推算出當時所用圓周率值為3.1547。南北朝時的祖沖之曾經考校過新莽嘉量上的銘文,并指出劉歆在圓周率計算上的不精確之處。
新莽嘉量設計巧妙,制作精湛,現存實物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根據對其的精確測量,算得當時的一尺相當于今天的23.1厘米,一升相當于今天的200毫升,一斤相當于今天的226.7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