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朱載堉是怎么發明“十二平均律”的?

由于用三分損益法生成的十二律存在缺陷,古代音律學家先后試用了許多辦法進行調整。西漢的京房曾采取增加律數的方法,一直生到六十律。后來南北朝時期又有人繼續生到三百六十律。但這種方式得到的結果極其煩瑣,已經沒有了實用價值。

南北朝的何承天則規定,相差八度的兩個音的弦長必須是二倍關系,在此基礎上調整按三分損益法得到的各律弦長。此后五代時期的王樸沿著這一思路繼續改進,使結果更加準確。但這種方法也會造成各律之間音程紊亂,不便于實用。

朱載堉的律管設計圖

經過一千多年的探索,明代的朱載堉終于想到了最終的解決辦法。朱載堉是明太祖九世孫,其父朱厚烷為鄭恭王,精通音律,為人剛直,因上書觸怒明世宗而獲罪。朱載堉由此在宮門外筑室獨處長達19年,直至父親平反。期間他發奮讀書,致力于數學、歷法和音律研究。朱厚烷去世后朱載堉本可繼承爵位,但他上書皇帝自愿放棄。

對于十二律,朱載堉的辦法是徹底拋棄三分損益法,直接將2開12次方,十二律的弦長以的公比依次縮短。這樣一來就能保證相鄰兩音之間的比率完全相等,這就是十二平均律。在發明十二平均律的過程中,朱載堉找到了等比數列的計算方法和不同進位小數的換算方法;他還最早運用珠算進行開方計算,提出了一套珠算開方口訣。

可惜的是,朱載堉的方法在中國并未得到多少人響應。半個世紀后歐洲人發明了相似的理論,并率先在理論和實踐上普遍接受了十二平均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佛教| 丰原市| 伊春市| 晋江市| 高要市| 桂平市| 舟曲县| 达拉特旗| 崇仁县| 招远市| 来凤县| 高安市| 兴安盟| 西和县| 嵊州市| 连城县| 尚志市| 青川县| 资兴市| 舟曲县| 青阳县| 陆川县| 黔南| 革吉县| 田阳县| 肃宁县| 遵义县| 富锦市| 舟曲县| 长岭县| 黑龙江省| 镇安县| 东乡| 台中县| 赞皇县| 仪征市| 贵港市| 荔浦县| 丘北县| 文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