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應知的古代科技常識
- 陳丹陽編著
- 578字
- 2020-08-25 16:41:42
10 劉徽為什么要設計“牟合方蓋”?
“牟合方蓋”是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設計的一個形狀奇特的幾何體。方法是在一個立方體內分別作縱橫兩個內接圓柱體,二者相交的部分即為牟合方蓋。這里的“牟”表示相等,“蓋”表示傘,這個幾何體的外形好像是把兩個方口圓頂的傘上下拼合在一起,故取此名。劉徽設計牟合方蓋的目的,是想通過它計算出球的體積。
如今我們知道,球體積的計算公式為V=4/3πr3,這個公式的推導是古代數學的難點之一。西漢時期的《九章算術》認為,球體積為球直徑立方的9/16。這個計算方法可能來源于實物測量或幾何估算。這樣算出來的值要比實際值大1/6左右,誤差相當大。此后東漢的張衡將其修正為球直徑立方的5/8,可是它比《九章算術》的值差得更多。
牟合方蓋
劉徽在為《九章算術》作注的時候,發現以上兩個計算公式都不準確。一個原因可能是二者所用的π值都不精確,《九章算術》中取π值為3,張衡則取,而劉徽運用割圓術得出π值約為3.14。
為此,劉徽設計了牟合方蓋,并計算出球與牟合方蓋的體積比為π:4,這樣,只要算出牟合方蓋的體積,便可得到正確的球積公式。實際上牟合方蓋又可以分為八個形狀相同的小幾何體,所以問題的關鍵便是如何計算這八個小幾何體的體積。
遺憾的是,牟合方蓋的形狀太過奇特,劉徽最終沒能推導出其體積的計算公式。他在為《九章算術》所寫的注釋中坦率地承認了這一點,并表示這個問題只能留待后人去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