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序:樓宇烈

大約兩年前,子寧賢契對我說,她正在與張卜天先生一起翻譯英國學者阿爾道斯·赫胥黎的《長青哲學》,并說此書中有不少論說與我平時講述的觀點多有相同之處,所以希望我能在此書正式出版時,寫上幾句話以為呼應。去年12月中,子寧將全書譯稿發給我,以備我撰文時參閱。可時間過去快半年了,我還一直沒能抽出時間來閱讀譯稿。近日聽聞此書已備付梓,子寧賢契又將祥龍教授撰寫的序文傳來供我參考。這樣,我若還寫不出幾句話來,則將延誤此書出版,其責大矣。于是,急忙擠時間,斷斷續續把譯稿瀏覽一遍,重點閱讀了其中一些章節,然后寫下以下幾點膚淺體會,以不負子寧賢契之囑托。

何謂“長青哲學”?作者告訴我們,“長青哲學”就是“形而上學”、“心理學”、“倫理學”等所探討、發現、認識的萬物、生命、心靈背后的神圣實在,亦即萬物內在而超越的本原的學說。作者說:“長青哲學主要關注的是萬物、生命與心靈的大千世界背后那個神圣的實在。”這也就是說,“長青哲學”是人類一直在思考和探究的問題,是一種貫通物理、心理、倫理、哲學的綜合學問,是一種貫穿古今、永葆青春與活力的學問。所以,“長青哲學的雛形散見于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傳統學問,其充分發展的樣貌則可見于每一種高級宗教。”

如何認識和理解“神圣實在”?作者告訴我們,人們從各個方面探求的這個“神圣實在”其實不在別處,而就在每個人自己心中。為此,作者引用了大量東方古代宗教、哲學、詩歌(包括印度吠陀經、薄伽梵歌、佛經,伊斯蘭教經義、經師、詩人,中國道教、老莊、禪宗語錄、公案,等等),以及西方中世紀那些注重心靈感應的神學家的著述來說明這一點。作者十分坦誠地說:“如果你我并非圣賢,那么在形而上學領域,我們的最佳選擇就是研究圣賢們的著述,他們因為改變了自己凡人的存在方式,從而超越了凡人的境地和知識范圍。”也正因為如此,作者說他這部著作只不過是“長青哲學的一部選集”。然而,“它雖然是文集,卻鮮有職業文人的作品;雖然是闡明一種哲學,卻幾乎沒有職業哲學家的東西”,讓讀者一卷在手,就好像在與東西方歷代圣賢、覺者、修道者、哲人、詩人們進行親切對話,從而領悟到“神既是超越的又是內在的。”

如何才能把握“神圣實在”?作者從千百年來往圣的教導、啟示中,提煉出了一條在他看來幾乎是唯一的途徑。作者說:“要想直接領會這個實在的本性,必須滿足某些條件:讓自己有愛、心靈純潔和精神謙卑。”“兩三千年的宗教歷史已經一再證明,只有那些讓自己充滿愛、心靈純潔和精神謙卑者才能清晰地直接把握終極實在。”作者還反復強調指出,對于“神圣實在”的探求,無論你做多少理論研究,“也不如一個處于愛和謙卑狀態下的超然物外的心靈所直接領會的多。”

以上我引了作者許多原話,大都是一些結論性的論述。希望讀者沿著這些結論溯源而上,去看看作者是如何論證的,又是如何從那些古圣先賢們的心得、體悟、言教中獲得啟示的。

最后,我還想引一段作者比較“長青哲學”與一般意義上的“哲學”有何種不同的話,期望讀者們予以關注和思考,也許對我們有某種啟發。作者說:“亞氏(亞里士多德)與各大宗教傳統中的長青哲學倡導者之間有如下巨大差異:亞氏主要關注宇宙論,長青哲學家則主要關注解脫和開悟;亞氏滿足于從外部和理論上認識那個不動的推動者,長青哲學家的目標則是直接領會它,合一地認識它,從而使人可能實際成為這個不動者。這種合一認識可以是極高的認識,也可以是完滿的認識,還可以是既高又完滿的認識。”

樓宇烈

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平遥县| 嘉峪关市| 东方市| 杭锦旗| 塘沽区| 武隆县| 铜川市| 抚宁县| 秀山| 吐鲁番市| 龙陵县| 灌南县| 义乌市| 芷江| 和平区| 久治县| 蒲江县| 平湖市| 昭通市| 定陶县| 保定市| 浠水县| 克什克腾旗| 怀安县| 平湖市|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 茌平县| 冕宁县| 邯郸县| 铜陵市| 永春县| 七台河市| 贺州市| 江安县| 囊谦县| 乳源| 汾西县| 红桥区|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