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是什么?(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 (奧)埃爾溫·薛定諤
- 672字
- 2020-09-03 11:00:29
序 言1
人們通常認為,科學家對某些學科擁有全面而深入的一手知識,因此他不會就他并不精通的論題去著書立說。這就是所謂的位高則任重(noblesse oblige)。可是,為了目前這本書的寫作,如果我有什么高位的話,我懇請放棄它,從而免去隨之而來的重任。我的理由如下:
我們從祖先那里繼承了對于統一的、無所不包的知識的強烈渴望。被賦予最高學府的名稱[即university]注1使我們想到,從古至今數千年,只有普遍性才是最受稱贊的方面。然而近一百多年來,知識的各種分支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擴展卻使我們面臨一種奇特的困境。我們清楚地感覺到,要把所有已知的東西融合成一個整體,我們現在才剛剛開始獲得可靠的材料;但另一方面,一個人要想充分掌握比一個狹小的專門領域更多的知識,已經變得幾乎不可能了。
要想擺脫這種困境(以免永遠無法實現我們真正的目標),我認為唯一的出路是:我們當中某些人敢于對這些事實和理論進行綜合,即使只有不完備的二手知識——并且冒著干出傻事的危險。
我的辯解就到這里。
語言的障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人的母語就像一件合身的衣服,如果手頭沒有而不得不另找一件來代替,他不可能感到很舒服。我要感謝英克斯特(Inkster)博士(都柏林三一學院)、帕德里克·布朗(Padraig Browne)博士(梅努斯圣帕特里克學院)以及羅伯茨(S.C.Roberts)先生。他們費了很大氣力使這件新衣服適合我的身材,而我有時不愿放棄自己“獨創”的式樣,以致給他們增添了更大的麻煩。倘若經過我這些朋友的努力,書中仍然留有一些“獨創”樣式的痕跡,那么責任在我而不在他們。2
許多節的標題本來是想作為頁邊摘要的,每一章的正文應當連貫地讀下去。
E.薛定諤
都柏林
194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