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空。”少女正襟危坐地跪坐在地上,三只小鳥在她的肩頭打鬧著,發(fā)出摩擦羽毛的窸窣聲。
那個渾身雪白,如同云朵一般的小男孩乖巧地跪坐在少女的面前,臉上帶著的是陽光般的笑容,“好久不見。”他笑著將視線移向站在一旁,一臉錯愕的少年,“這是你的客人嗎?”
少女點了點頭,“算是吧。”她用一種深沉卻無比篤定的聲音回應道,然后,少女的視線被男孩手中的黑色書本吸引了過去,“你是來還書的嗎?”
“是的哦!真抱歉啊,借了那么久。”男孩淘氣地吐了吐舌頭,一臉可愛的表情,他將手里的書遞向少女,“在問我閱讀體驗前,能不能容許我先問一個問題呢?”
少女一邊接過男孩遞來的書,一邊困惑似的偏著腦袋。
“閱讀者和讀者,有區(qū)別嗎?”男孩臉上的笑容依舊,聲音清澈而干凈,他這么詢問著,同時也將視線移向站在少女身后的少年,似乎也在征詢他的意見。
在男孩目光的注視下,少年總覺得以沉默相對顯得有點兒尷尬,“不就多了一個字么。”他局促地垂下視線,用一種毫無底氣的聲音回答著男孩的問題,“說到底都是指的看書的人。”
“閱讀者的服務對象是作者,作者的服務對象是讀者。大致就是這么個區(qū)別。”沒有判別少年的說法是對是錯,少女兀自接過了話頭,“同樣的一部作品,讀者的話只要覺得好看就可以了,如果覺得不好看,扔掉就是了;但閱讀這不是,一部作品,一旦進入閱讀者的手中,就必須被讀完,無論是優(yōu)秀還是劣質(zhì),是精彩還是乏味,閱讀者都會以一種專業(yè)的態(tài)度,將這本書認真讀完并給出合理而理性的意見,這就是閱讀者和讀者的區(qū)別。”
男孩點了點頭,“我也是這么覺得的啊!”他的雙眼因笑容而瞇成了兩個月牙的模樣,摘下雪白的帽子,男孩那同樣雪白的發(fā)絲在空氣中輕輕晃動了幾下,“幸好我是本著閱讀者的態(tài)度來讀完了這本書,才讓我慶幸自己沒有錯過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
少女輕輕抿上了嘴,沒有做出什么回應。
然后,少女轉(zhuǎn)過臉,望向站在一側(cè)聽著兩人對話的男孩,“你要讀嗎?”她將那本書遞給少年,“正像這孩子說的,這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
雖然猶豫了片刻,但少年還是接過了那本黑色封面上印著《起源點》三個金字的書籍。緊接著,他急不可耐地翻閱了起來。
整個環(huán)境再度恢復了安靜,少年輕輕抬起眼睛,發(fā)現(xiàn)少女和男孩都在注視著他。少年有些尷尬,他將手里的書本高高抬起,擋住了自己的臉,以此來逃避兩人沉寂的視線。少年翻著書,一頁,又一頁,再一頁……以一種有序的進度含蓄而緩慢地閱讀著。
接著,他感到了一絲隱隱的疲憊……
“文筆真好啊……”少年不自覺地感慨道,同時也用手揉了揉自己的那發(fā)澀的眼睛,“但是我覺得有點兒累……”
男孩如同獲得知己肯定一般地用力點了點頭,“開頭的節(jié)奏太慢了。”有些埋怨似的戳了戳自己的額頭,將垂下的雪白發(fā)絲重新推回到了頭頂,展露出小巧的額頭,“說實話,要不是你跟我說過這是一本我值得耐著性子讀下去的書,可能我根本看不完……因為我會在緩慢而平淡的開頭就徹底結(jié)束掉。”
沒有理睬男孩的抱怨,少年繼續(xù)忍著性子往下閱讀著。而少女和男孩也重新恢復成了默默注視著他的狀態(tài),不再吱聲。
如果說初開的時候,少年還在為兩人一言不發(fā)的視線而感到不習慣,甚至于覺得別扭的時候,隨著紙張一頁頁的翻動,少年只覺得原本的睡意竟然消失掉了,不只是睡意,仿佛連自己的注意力也消失掉了。
當然,比起消失更好的詞匯是:他的注意力已經(jīng)完全沉淪在了手中的那本故事中。
困倦感、疲憊感、甚至于因為站了太久腳踝處產(chǎn)生的酸脹感……
一切曾經(jīng)讓他一度意圖放棄閱讀的負面感受都在一點點消失……
最終,當紙張?zhí)崃粼谧詈笠豁摰哪且豢蹋倌曛挥X得有一股溫暖而有力的氣流在腹部聚集后,一瞬間地從眼鼻喉耳的縫隙間沖撞了出來。
他感受到一種莫名其妙的暢**覺,但是在暢快過后,仿佛有意報復一般,沉重而冰冷的壓抑再度徹底地包裹住了他。
少年開始重新感到疲憊,而且是比之前要強烈千萬倍的疲憊……
于是他選擇坐下身來,用雙臂支撐著自己的疲弱的身子。看著平放在腳踝處的書本,他有些發(fā)呆地陷入了深思。
“是本不錯的作品啊……”他自言自語地嘟囔道,因為疲憊而閉上了眼睛,“還好我讀完了。”
男孩似乎有什么想插嘴的,卻被少女用手勢阻止了。后者將整個身子轉(zhuǎn)了一個方向,正對向男孩,“除此以外呢,肯定有很多想說的吧。”
“沒有,似乎并沒有什么太多可說的。”少年這么搖著頭,他依舊沒有睜開眼睛,并不是單純地因為疲憊,更多的是因為:他壓根兒不知道自己該用一副什么樣的目光望向少女。
一陣沉默……少年依舊沒有睜開眼睛,但他選擇用話語來緩解內(nèi)心的抑郁。
“開頭的節(jié)奏的確是有點兒太慢了,大量的文筆技巧雖然讓人看到了坐著的功底,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閱讀體驗。”
還是覺得很累,少年干脆直接躺下身去,柔軟的地毯溫暖地墊襯著他的身子,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整個思維也在那一刻放松了許多,原本還僵化著冗雜在腦海里的想法一下子變得通暢,如同自然流露一般地從男孩地嘴里淌了出來。
“整個故事借助強大的文筆顯得無比有畫面感,幾乎每一個人的形象似乎都能在腦海中迅速腦補出來。但是有些地方我覺得似乎存在文筆的泛濫,泛濫的結(jié)果就是前面說的,拖累整個文章的節(jié)奏,特別是在開頭讀者對故事還不了解且沒有期待和懸念的時候,這種節(jié)奏上的拖累在我看來是致命的。”
少年為自己竟然一下子說了那么的評語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詫異,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的“艾利特(所評書男主)”,腦海里被塞了太多太多的看似不屬于自己卻又顯得渾然天成的記憶。
唯獨少了的,卻是關(guān)于自己最本質(zhì)的記憶。
——我……不確定自己到底是誰。
艾利特的那句臺詞兀然地刺入了少年的腦海,他竟無意識地嗤笑出聲來。當然,那并不是在嘲笑作者,更不是在嘲笑艾利特,相反的,他是在嘲笑自己……
嘲笑自己甚至連懷疑自己是誰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
決心不再這個問題上做過多的糾結(jié),體內(nèi)細胞所積聚地關(guān)于閱讀的記憶正在不受控制地膨脹起來。
“沒有一個閉合的,完整性的故事我個人覺得也有點兒惋惜。整個故事與其說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中篇故事,更像是一個長篇小說的第一卷。像是一部預告片——加長版的預告片。雖然也有高潮,有感動,有轉(zhuǎn)折……有這樣那樣讓人為之驚嘆的地方,但是欲言又止,言之未盡。是看完整個故事后的第一感覺。艾利特的身世之謎究竟是什么,腦海中的那個‘它’又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世界被撕裂后的艾利特的未來將通往什么樣的道路。一切的一切,就好像這個故事的名字一樣——只是起源點而已。也正是因為如此,整個小說看完之后并沒有相對閉環(huán)的故事,雖然寫死了塞拉、王琳和布萊恩……但整個故事甚至感覺連階段性的結(jié)局都不存在。如果是作為一個長篇的序章,無可置疑;但如果非要拉扯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中篇,總覺得還是缺少了些什么。”
在少年獨自敘述期間,整個環(huán)境安靜地嚇人,一點兒動靜都沒有,甚至連那幾只小鳥摩擦羽毛的聲音都聽不見了。這讓少年忍不住懷疑:會不會房間里只剩自己了,少女和那個渾身雪白如云的男孩早就已經(jīng)離開了。
出于這樣的一種懷疑,少年悄悄地睜開了眼睛。
緊接著,他的視線正對上了少女那干凈透徹的目光。來不及回避,甚至沒有勇氣收回,少年就這么和少女默默地對視著。
他們就這么沉默不言,直到在一旁的那個男孩有些催促似的說了一句,“沒了嗎?”
被男孩軟萌萌的童音所提醒,少年有些尷尬地轉(zhuǎn)過臉來。
“還有就是:如果我是作者,我不會寫死布萊恩。”
“為什么啊!”男孩有些激動地嚷了起來,“這種人渣何止應該死!簡直就應該千刀萬剮然后喂狗!塞拉和王琳都是因他死的!簡直就是人渣!”他賭氣一般的環(huán)抱雙臂,氣呼呼地朝一旁轉(zhuǎn)過臉去,這讓少年莫名的感到這個男孩真是很可愛。少年從地毯上爬了起來,盤膝坐直了身子,望著男孩,用一種長輩教育晚輩一般地沉穩(wěn)語氣教導道,“對于讀者來說,布萊恩的死很痛快;然而對于作者來說,布萊恩的死卻很可惜。畢竟這個故事注定了不會結(jié)束在此處,這一切都只是起源。”
“我還是不理解為什么寫死布萊恩會可惜。”男孩嘟起嘴,繼續(xù)追問著。
“很簡單,從一個長久的故事線來看,沒有一個人比布萊恩更適合成為男主一生的對手。男主的摯友因男主而黑化,完全對立的性格,惺惺相惜的遭遇,最終因為命運的戲弄而成為站在對立面的敵人。這樣的一個人物,至少目前來看,布萊恩是最合適的,而我也認為是唯一合適的一個,可能再也找不到這么合適的人選了。”少年繼續(xù)端正著身子,目光炯炯有神,“如果我是作者,我會讓布萊恩被活捉,然后在那虛偽的人權(quán)和法治下逃脫死刑。當然,如果你愿意再去諷刺一下那些政客,完全可以再加這么一個設定:塞拉的父親老斯皮爾伯格一直致力于廢除死刑,在自己的愛女死于恐怖襲擊后,面對親手殺害愛女的匪徒,這樣一個曾經(jīng)高喊道德和仁義的理想者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因為憤怒而背棄曾經(jīng)的理想,或是為了選票而成為理想的懦夫?無論是什么樣的選擇,我覺得都是很不錯的玩味啊!”這么說著,少年下意識地露出了一個壞壞的笑容。和他對視著的男孩在看到那樣一個壞壞的笑容后不禁顫了顫身子,“你可真是惡趣味啊。”男孩這么說著,朝少年做了一個鬼臉。
一直沉默著的少女突然開口道,“我覺得沒必要留下布萊恩。”她將話題又繞回到了之前少年所提到的那個問題點上,“長遠來看,男主艾利特所要面對的其實只是自己,他真正的對手只是自己。”
“完全不矛盾。”少年伸出手打斷了少女的話,“任何一部小說里,只要是還有一些養(yǎng)分在里面的主角成長類小說,主角永遠要去面對自己這樣一個對手,但是這種面對是虛的,是隱藏的,是含蓄的。而另一方面,無論如何都會存在外在的對手作為觸發(fā)點。如果過分地去強調(diào)說什么:把自己當做對手。我覺得這未免有些過分地玩概念,概念玩的太過,未必是件好事。”
少女低下頭去,對于少年的辯駁,她并沒有做什么回應。
“你知道這本書讓我最受觸動的一句話是什么嗎?”
少年這么問道,原本低下頭去的少女重新抬起頭來,眼中閃爍著驚異的目光。
少年捧起那本書,快速地翻動起來,最終停留在了其中的一頁上,然后,他用一種包含情感的語氣快速朗讀了起來:
【所以說白了,我覺得你沒必要糾結(jié)自己的‘真實身份’,或者非常在意記憶空白里隱藏的內(nèi)容。身份和時間一樣,都只不過是人強加于自身的一種相對概念。一個人永遠不可能有所謂的固定身份。我覺得糾結(jié)這個純粹是浪費時間。定義了你‘身份’的到底是什么?你的名字?地址?父母?血型?基因記錄?出生年月?還是你奧克蘭德的公民號碼?】
少年讀完,慢吞吞地翻了一頁,尋找了一會兒后,繼續(xù)念道。
【去他媽的身份與過去,從今天開始你就是全新的艾利特·貝葉斯!】
他的動作僵硬在了原處,過了許久,少年慢悠悠地把書放了下來,望著已經(jīng)目瞪口呆地看著他的少女和男孩。
然后,少年露出了笑容。
“去他媽的身份與過去,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全新的……”
停頓許久,少年唇齒間飄動出溫和而堅定的三個字——
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