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運動治療技術
- 黃杰 公維軍
- 934字
- 2020-09-09 12:28:28
第二章 運動功能評定
第一節 總論
康復評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是收集患者的有關資料,檢查與測量障礙,對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解釋和功能障礙診斷的過程。評定是康復醫療工作程序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某種意義上相當于臨床醫學的診斷過程。在康復醫學領域中,一切康復手段都從初期評定開始,至末期評定結束,康復評定貫穿于康復治療全過程。
一、概述
康復評定應包括三個層面:結構、功能和環境。
1.結構層面
主要收集傷病者資料,包括影像、電生理、檢驗和體格檢查等直接的傷病材料,也包括諸如個人心理史、社會生活史、既往病史和家族史等。
2.功能層面
世界衛生組織將障礙分為兩個層次:①功能障礙,如腦卒中患者運動、感覺功能喪失等。評定包括身體形態、關節活動度、肌力、肌張力、運動發育、平衡與協調、運動、感覺、認知、吞咽等。②能力障礙,如脊髓損傷患者不能以正常的方式獨立進食、如廁或翻身等。評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動、職業活動、休閑活動等。
3.環境層面
社會、環境等不利因素引起的障礙,即由于形態功能或能力障礙,限制或阻礙一個人的能力而不能參與社會各種活動,如不能重返工作崗位。評定包括各種自然環境和社會人文環境的評定等。
二、目的
評定貫穿于康復治療的全過程,總體來講,評定目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①確定障礙的性質、范圍和程度;②確定影響患者康復的外界因素;③指導制訂康復治療計劃;④判定康復療效在階段性治療后進行再次評定;⑤評估投資-效益比;⑥判斷預后;⑦為殘疾等級的劃分提出標準。
三、程序
根據不同時期以及評定目的的不同,將評定分為初期評定、中期評定、末期評定及隨訪評定。
1.初期評定
首次對患者進行的評定。其目的是發現和確定患者在上述層次存在的問題,為設計遠期、近期目標和康復方案提供依據;也為中期、末期評定判定療效提供客觀指標。
2.中期評定
患者經過一段時間康復后,需要對治療情況進行總結,此即中期評定。中期評定的過程同初期評定,但評定重點或評定的目的是判斷障礙是否有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康復方案有無必要調整。
3.末期評定
通常在患者出院前結束治療時進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復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對遺留問題提出進一步解決的方法和建議。
4.隨訪評定
有時需要對出院后回歸社區家庭的患者進行隨訪追蹤評定。其目的是確定保持已獲得的進步還是出現了退步,是否需要繼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