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以求 杏林春暖——記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劉藝鳴
(孫澄玥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完成三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路的時刻,我心中滿滿當當的是對我的導師——劉藝鳴教授深深的眷戀和感激。
從最初的敬仰,到現在的效仿。三年的言傳身教,劉老師為我打開了神經內科的學術大門,帶我領略了這門學科獨有的魅力。她不僅盡到了傳道、授業、解惑的為師之責,春風化雨般循循善誘的教誨讓我獲益匪淺,更是從冗繁的臨床工作中抽出時間,在工作和生活中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讓異地求學的我倍感溫暖。劉老師治學嚴謹、醫德高尚、執業有成、造詣深厚,對學術認真嚴謹,對事業充滿熱情,不僅是我的嚴師,也是我的慈母,更是我醫學生涯的楷模。
臨床工作是極其冗雜繁重的,劉老師對每一個患者都親力親為地從最基本的收集病史、體格檢查開始,認真書寫病例,絕不忽略患者任何一個細節。她耐心、熱情地對待每一個患者,無論貧富,她都一視同仁。她從不嫌棄患者的嘮叨或衣著破舊,反復給不識字的患者講解如何服藥。我們有時不理解她為什么對患者這樣耐心,劉老師總是說:“患者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從患者身上學到了知識,一定要尊重患者。”
她在仔細地完成診療工作的同時,從不疏忽教學,總是抽出時間給我們講解,將課本和指南中的理論知識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加深我們的理解,幫助我們尋找適合每個人的學習方法。劉老師在神經內科運動障礙疾病問診及查體方面有獨特建樹,她常教育學員注意在患者候診時觀察患者的不自主運動,通過患者肢體震顫的頻率和幅度區分不同類型的震顫進而明確定位、定性診斷。正是由于劉老師看病細致、教學認真,她的門診接納的患者雖然不是最多的,但結束得總是最晚。劉老師的謙和、敬業使患者如沐春風,精湛的技術使運動障礙的患者恢復自如的生活。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而至,劉老師的工作越來越繁忙了。
2017年的夏天,劉老師的父親患嚴重的心臟瓣膜病,不得不于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就診。高齡患病的父親異地求醫,作為子女的艱辛并非年輕且未經世事的我們可以理解的。作為劉老師的學員,看在眼里的僅僅是原本精力充沛的老師眼中逐漸流露出疲憊。這樣的情形下,減少部分教學和臨床工作陪伴父親求醫應是情理之中。然而,劉老師克服了種種困難,仍堅持主持每周的神經病學業務學習,精心準備了講課的內容,給輪轉的學員帶來一次次精彩的教學課程。
三年里,劉老師就是我們遇到困難時最好的避風港。劉老師關心我們的身心健康,把學員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和培養。她經常和所指導的住培學員交談溝通,全面了解學員情況,主動并積極幫助學員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有的同學家中有親友患病,劉老師知道以后熱心地關心同學親友的病情,并推薦合適的治療方案。有時我們在學習、生活或是個人情感上受到挫折,也很愿意趁著午休時間跟劉老師交流心事。每每回憶起這些場景,就萬分舍不得離開老師溫柔的庇護。
言有盡而意無窮。感謝劉老師幫助我在良好的臨床平臺上完成住培。是她的無私關懷和默默付出,激勵我努力求進。是她用質樸無華的言傳身教,教育我要踏實為人、上進好學。跟隨劉老師工作和學習的經歷,是我畢生難忘的美好回憶。把多年的學問播撒給一屆屆的學子,劉老師就是我心目中最敬重的導師。孜孜以求,杏林春暖,希望生命永遠善待這樣溫暖、善良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