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吞咽障礙康復治療技術
- 萬桂芳 張慶蘇
- 1969字
- 2020-09-09 12:21:28
第四節 有關吞咽障礙康復的循證依據和共識
隨著醫學研究對于大數據的重視,也促使康復治療從傳統的經驗治療向循證醫學轉變,包括對于吞咽障礙的評估、治療介入的時機、治療團隊建設以及治療方法的選擇、預后的評估等各個方面,循證醫學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是我們言語治療師從事這項工作的依據。本節將對于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正式出版的共識和循證依據進行回顧,從而為言語治療師所開展的治療工作提供證據基礎。需要說明的是,盡管與此相關的文獻較多,但主要還是集中在神經系統病變導致吞咽障礙的康復問題上,此外,由于吞咽障礙涉及的專業眾多,因此這些指南和共識所提供的建議仍需要言語治療師在工作中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
一、關于吞咽障礙的評價
2016年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國卒中協會(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指南、2011年國內版指南、2016年國內版共識對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評定與治療的推薦意見中均建議對于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篩查,因為吞咽障礙是卒中的常見并發癥,會顯著增加卒中患者的不良預后。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和英國的指南中建議篩查應在入院后24h之內進行,應在給予藥物和食物之前進行。國內外指南中均指出篩查可以選擇飲水試驗進行,因為飲水試驗預測誤吸的敏感度>70%,特異度在22%~66%,符合篩查的要求。
吞咽障礙的篩查結果可疑或陽性需要言語治療師進行吞咽功能的綜合評價。吞咽功能的綜合評價首選臨床吞咽能力檢查,因為臨床吞咽能力檢查可以使言語治療師整合從問診、病史、醫療記錄、標準化的方案、物理檢查中得到的結果;觀察和評價上氣道和消化道相連續結構的完整性和功能;證實基于臨床癥狀和表現的吞咽障礙的特征性觀察和存在;確定食管性吞咽障礙和胃食管反流的臨床癥狀與表現;建議正確的營養管理路徑;建議臨床的干預措施(如姿勢、食物和液體的稠度調整、進食通路的變更)和其他針對擴大吞咽效率和安全的臨床策略;對于患者、保健工作者和看護者提供咨詢、宣傳教育和訓練。多個指南中均指出進一步檢查可以酌情選擇纖維內鏡下吞咽功能檢查和吞咽造影檢查,而吞咽造影檢查是確診吞咽障礙的金標準。
二、關于吞咽障礙康復的介入時機
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應在早期開展,優先處理有潛在呼吸困難和誤吸風險的初診患者;腦卒中急性期患者或兒科吞咽或喂養障礙患者;無腸內或靜脈營養補液支持的禁食患者;發育障礙或體重減輕的嬰兒;多疾病并存病情復雜患者;因病情波動需飲食管理者;病情影響經口服藥的患者;吞咽障礙的治療會影響出院計劃的患者。吞咽障礙的治療不僅能改善個體的進食狀況,也能改善營養,預防并發癥例如肺炎等。
三、關于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
不同的指南對于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推薦意見有所不同,2016年版的AHA/ASA指南中推薦將行為干預作為治療方法;針灸可作為輔助治療方法;不推薦藥物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療法和經顱磁刺激等方法。國內2013年版卒中患者吞咽障礙專家共識中推薦吞咽障礙的治療包括食物質量與性狀的改進、改變體位與姿勢的代償性方法以及吞咽障礙的康復治療技術等。提出了針灸治療可能會對吞咽障礙有效。對于冷刺激、口內電刺激以及生物反饋治療等內容仍屬于證據證實階段。2016年版共識則進一步提出進行口腔感覺刺激訓練,運動能力訓練,低頻電刺激、表面肌電生物反饋、針刺治療等是必要的。2013年版的國內吞咽障礙評估與治療專家共識中強調聯合治療比單一治療和干預有效。此外,在加拿大和英國的指南中均強調了對吞咽障礙患者進行有效的口腔護理確保其口腔衛生有利于吞咽功能的改善。
四、關于吞咽障礙的治療團隊
多個指南強調了吞咽障礙康復的團隊模式,吞咽障礙的評估與治療需要一個多專業人員參與并密切合作的團隊。這個團隊的組成人員包括患者本人及康復、神經內外科、營養科等臨床相關科室的醫師、言語治療師、作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放射科技師、耳鼻喉科技師、護士、社會工作者、陪護、家屬等。所有參與吞咽障礙的識別和治療的團隊成員都應該接受相關專業的培訓,護理人員、照護者和患者都應該接受喂養技術上的培訓,團隊成員都應該接受口腔護理專業知識的培訓,臨床相關的專業需要接受有效測量和監測吞咽困難的方法及知識培訓。
五、關于吞咽障礙患者的營養支持
對于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患者需要早期和定期進行營養篩查,以便于進行適當的營養干預。營養篩選方法應該側重于卒中對營養狀況的影響,例如是否存在吞咽困難、進食能力等,而不是側重于以往的營養狀況。營養不良危險性在入院后48h內必須建立起來。營養不良篩選結果可指導適當的會診,如營養師可對患者進行評估和處理。2016年版的AHA/ASA指南中在營養支持方面提出7天內建議鼻飼;鼻胃管可留置2~3周;如需長期腸內營養,應進行經皮胃造瘺。《卒中患者吞咽障礙和營養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2013版)》中不推薦對于吞咽障礙的卒中患者早期使用經皮胃造瘺營養,強調在超過4周的需要長期腸內營養的患者酌情考慮經皮胃造瘺的處理。
(張慶蘇)
推薦閱讀
- 藥用對了才治病:消化系統疾病合理用藥問答
- The Origin and Onset of Thrombus Disease: collapsed balancing function of immune cells and triggering factors 血栓病的起源與發生:免疫細胞平衡功能崩潰與啟動機制
- 劉沈林脾胃病臨證心悟
- 雙藥記(梁貴柏作品)
- 內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手冊
- 長爪沙鼠組織學圖譜
- 按動推拿流派
- 兒童早期發展系列教材之一:兒童早期發展總論
- 精神康復藝術治療實務
- 周圍神經超聲檢查及精析病例圖解
- 創新、合作、生存、發展: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區組織項目優秀實踐集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師資體系建設實踐與案例
- 健康研究:社會行為理論與方法
- 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典型案例集錦
- 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運動治療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