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疼痛治療技術手冊
- 艾登斌 謝平 肖建民 劉慧松
- 758字
- 2020-09-09 12:03:44
第一節 全身狀態檢查
1.性別與年齡
有些疾病的發病與性別和年齡有明顯的相關性,如偏頭痛、頸源性頭痛多發生于女性,肩周炎好發于50歲左右的人群。
2.生命體征
體溫、脈搏次數及節律、呼吸次數及節律、血壓,生命體征的變化能反映一些疾病的病因及誘因,如腰痛的患者伴有體溫升高、脈率增快,應該首先進行腰椎感染相關檢查。
3.發育和營養狀態
營養狀態一般根據皮膚、毛發、皮下脂肪、肌肉的發育情況進行評價。營養狀態與一些疼痛性疾病密切相關,營養狀態不良的患者容易發生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4.神志精神
觀察意識狀態、精神狀況、面容表情。很多疼痛患者伴隨抑郁狀態,甚至一些患者疼痛只是其心理精神疾病的一種表現。
5.體位和姿勢
分為主動體位、被動體位和強迫體位。一些強迫體位和特殊姿勢是某些疾病的特征性表現,如一些腰椎間盤一側突出的患者,往往把腰部向健側傾斜,以減輕疼痛。
6.皮膚黏膜
觀察皮膚黏膜顏色、濕度、溫度、彈性、皮疹、脫屑、皮下結節、瘢痕、破潰等,一些皮膚黏膜的改變能幫我們找到疼痛的原因,如某一部位的瘢痕和色素沉著能告訴我們局部的觸誘發痛與曾經的帶狀皰疹相關。
7.頭面部
頭顱的形態、大小,毛發分布;眼瞼有無水腫,鞏膜有無黃染,瞳孔的大小、對光反射情況,集合反射情況,視力、視覺、色覺、立體視覺;耳郭、外耳道外形,有無紅腫、異常分泌物,乳突有無壓痛,聽力;鼻腔是否通暢,鼻黏膜有無充血,鼻腔有無異常分泌物,鼻中隔有無偏曲,鼻竇有無壓痛;口唇黏膜顏色,牙齒、牙齦、舌的狀況,咽部和扁桃體的情況。
8.頸部
姿勢、活動度,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及其活動度,血管有無異常,甲狀腺有無腫大、結節,氣管有無移位。
9.胸廓
形態、胸壁有無異常,乳房有否異常,心肺檢查有無異常。腹部及會陰部有無異常。
10.脊柱及四肢
形態,活動度,有無水腫、畸形,有無觸壓痛,生理反射是否存在,有無病理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