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疼痛治療技術手冊
- 艾登斌 謝平 肖建民 劉慧松
- 1992字
- 2020-09-09 12:03:44
第三節 頸、肩及上肢檢查
一、頸部檢查
頸部疾病不僅出現頸部的癥狀體征,還常常伴有頭、肩部、上肢的癥狀,所以檢查頸部時,應該對頭、肩部、上肢一并檢查。
(一)頸部的視診 1.頸部的姿勢
頸椎的很多特殊姿勢提示特定的疾病。如患者頭略向前傾、活動受限,且下位頸椎棘突相對突出提示頸椎前方半脫位;頭向前側方傾斜,下頜指向對側肩部提示頸椎側方半脫位;頭部前傾,任何方向活動均受限,提示寰樞關節前脫位;頭向患側傾斜,并旋向健側,提示寰樞關節側方脫位。
2.頸部活動度
正常情況下,頸椎后伸35°~50°,前屈35°~45°,下頜可觸及胸骨柄,左右側屈40°~60°,左右旋轉各為60°~80°。正常的頸椎運動過程中,點頭動作由寰枕關節完成,前后屈伸動作由下段頸椎完成,搖頭及旋轉動作由寰樞關節完成,側屈由中段頸椎完成。頸椎在某個方向上活動受限,提示相應的肌肉或關節病變,或神經根受壓。
(二)頸部觸診
患者坐位,先頭部略前屈,檢查者立于患者后方,左手扶住其額部,右手檢查。用右手拇指從C 2~7棘突逐漸向下觸診,注意有無壓痛,偏移,有無項韌帶囊腫、硬結,間隙有無增寬或變窄等;椎旁小關節處有無壓痛、放射痛、竄麻感等。再檢查頸后、前、側方肌肉及肩關節周圍肌肉有無壓痛、痙攣、條索等。
(三)頸部的特殊檢查 1.引頸試驗(圖1-3-1)
被檢查者端坐,檢查者立于其身后,兩手分別托住其下頜,并以胸或腹部抵住其枕部,漸漸向上牽引頸椎,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癥狀減輕或感頸部輕松為陽性。陽性提示為神經根型頸椎病。此型患者對頸部牽引治療效果好。
2.椎間孔擠壓試驗(圖1-3-2)
囑被檢查者頭偏向一側,檢查者按住其頂部向下加壓,出現肢體放射性痛或麻木即為陽性。提示神經根受擠壓。
3.臂叢牽拉試驗(圖1-3-3)
被檢查者坐位,頭微屈,檢查者立于其被檢查側,一手推頭部向對側,另一手握該側腕部做相對牽引,如果被牽拉肢體出現放射痛、麻木則為陽性,若在牽拉的同時做上肢內旋動作,稱為臂叢牽拉加強試驗,陽性多見于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

圖1-3-1 引頸試驗

圖1-3-2 椎間孔擠壓試驗
4.叩頂試驗(圖1-3-4)
被檢查者坐位,檢查者一手置于被檢查者頭頂部,手掌與頭頂部接觸,另一手叩擊此手背,出現頸部疼痛和上肢放射痛為陽性,是神經根受壓的表現。

圖1-3-3 臂叢牽拉試驗

圖1-3-4 叩頂試驗
5.前屈旋頸試驗
囑被檢查者頸部前屈,并向左右旋轉活動。如頸椎處出現疼痛,是頸椎小關節退行性變的表現。
6.伸頸壓頂試驗(圖1-3-5)
被檢查者頭處于中立位或者后伸位時,檢查者雙手置于其頂部,沿縱軸方向加壓,出現上肢放射性疼痛為陽性,是神經根受壓的表現。

圖1-3-5 伸頸壓頂試驗
7.壓肩試驗
檢查者用力壓被檢查者肩部,若引起或加重該側上肢的疼痛或麻木為陽性,提示臂叢神經受壓。
8.斜角肌試驗
被檢查者端坐,兩手置于膝部,先比較兩側橈動脈搏動強度,然后讓被檢查者仰頭轉向一側,并上肢外展15°,后伸30°,深吸氣后屏住呼吸,同時下壓肩部,如果出現脈搏減弱或消失、疼痛加重,再抬高肩部,并頭面轉向前方,則脈搏恢復,疼痛緩解為陽性,是鎖骨下動脈受到擠壓的表現。主要用于檢查有無頸肋和前斜角肌綜合征。
9.超外展試驗
被檢查者坐位,檢查者將其一側上肢外展高舉過肩、過頭,若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即為陽性。是鎖骨下動脈被喙突或小圓肌壓迫的表現,即超外展綜合征。
10.上肢后伸試驗
檢查者一手置于被檢查者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其腕部,并使該上肢逐漸向后、外伸展,若該上肢出現放射痛,為陽性,是頸神經根或臂叢神經受壓或損傷的表現。
11.挺胸試驗(圖1-3-6)
被檢查者站立,挺胸,兩臂后伸,若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上肢和手有麻木或疼痛,為陽性。提示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在第1肋骨和鎖骨間隙受壓迫,即肋鎖綜合征。

圖1-3-6 挺胸試驗
(四)常見頸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1.C5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C 5神經根損傷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C 4/5椎間孔狹窄對C 5神經根造成壓迫、刺激。感覺障礙出現在上臂外側三角肌側方的皮膚,運動障礙主要為上肢外展功能障礙。反射的定位檢查為肱二頭肌反射。
2.C6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C 6神經根損傷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C 5/6椎間孔狹窄對C 6神經根造成壓迫、刺激。感覺障礙位于前臂外側及拇指、示指及中指的橈側半皮膚,運動障礙主要為橈側伸腕肌及肱二頭肌功能障礙。反射的定位檢查為橈骨膜反射。
3.C7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C 7神經根損傷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C 6/7椎間孔狹窄對C 7神經根造成壓迫、刺激。感覺障礙主要為中指。運動障礙主要為伸腕、伸指肌群及肱三頭肌,其次為橈側腕屈肌功能障礙。反射的定位檢查為肱三頭肌反射。
4.C8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C 8神經根損傷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C 7T 1椎間孔狹窄對C 8神經根造成壓迫、刺激等。感覺障礙主要為小指、環指及前臂內側的皮膚。運動障礙主要為手部小肌肉,由正中神經和尺神經支配的屈指淺肌、屈指深肌、蚓狀肌功能障礙。對反射無影響。
5.T1神經根損傷的檢查
T 1神經根損傷感覺障礙為上臂內側皮膚。運動障礙表現在收的內在肌群,包括指外展的骨間背側肌群、小指展肌及指內收的骨間掌側肌。對反射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