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協和醫院標準化病人培訓手冊
- 王以朋
- 1287字
- 2020-08-31 20:13:07
二、 SP的應用與發展
現今絕大多數美國和加拿大醫學院都已將SP運用于醫學教育、教學,用于教育學生、評估課程或者培訓技能。統計顯示,在美國約88%的SP項目用于學生的考試評估,此外,63%的SP項目參與到課堂教學的示范,56%則用于個體化的指導。另外,還有一大部分SP項目(63%)是應用于執業醫師執照的考試及準備中。
將SP應用于執業醫師執照考試奠定了SP在臨床技能評估中的地位和作用。這一應用的大范圍推廣和強制執行的原因是醫療事故投訴事件逐年增加,病人滿意度和對治療的依從性逐年下降。究其根源,很多是由于醫生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面存在缺陷,臨床技能低下,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能力不夠好造成的。執業醫師執照考試第二階段的臨床技能考試包括12 個SP站點考試,其中11個計分。每一站問診和查體,時間15分鐘,之后10分鐘書寫病歷。該項考試每一天都在美國5個考點進行:費城、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和洛杉磯。每年約有35 000人申請,其中14 000人為美國畢業生,每年考試總費用超過350萬美元。考試不通過者將無法在美國找到合適的醫院實習,因此不能行醫。不僅是美國,許多其他國家也將臨床技能考試作為醫師執照考試的一部分。例如2001年日本的文部科學省提出將著重培養醫學生行為舉止、臨床知識和技能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2005年開始對所有醫學生進行臨床技能的訓練和考核。JAMA發表文章總結了3424位經過臨床技能考核的醫生在交流方面的得分與病人針對交流問題和治療質量的投訴之間的相關性,研究顯示不同醫生在醫患交流的得分上差別很大,而交流得分每增加兩個標準差,將減少1次投訴。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的國家級資格認證機構廣泛采納了SP的評估方式,一方面顯示了SP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毋庸置疑,另一方面也促進了SP作為一種新興職業類型的快速發展,很多SP病人采用按小時或次數的方式進行收費,為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培訓和指導,成為一些人的全職工作。SP不僅應用于醫學生,而且用于住院醫生特殊技能的培訓,如掌握與癌癥病人的交流技巧,手術知情同意書的簽署等。醫患交流不僅僅是醫生和病人之間,還有護士、醫生助理和病人之間的交流。因此,SP同樣適用于這些醫務工作者的培訓和考核。有的研究機構還在探討SP在無創檢查(如超聲學)的專科醫生中的培訓作用等,為SP的臨床應用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加拿大和美國,SP在不同院校醫學課程中的應用仍然存在較大差異。例如,SP項目在不同的學校開展的年限不盡相同,從1年到30多年不等,平均為13年;74%的SP培訓中心可以向多個院校提供服務,較大的SP需求量約為每年51~75人;86%的SP項目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有56%項目的空間需要和其他無關項目合用;約88%的項目會被錄像記錄。
1991年SP引入我國,1993年培養出了國內第一批SP。2003年美國CMB 資助的國際醫學教育組織的“學生評估計劃項目”,我國共有8所院校參加(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廣東中山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醫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這些院校各自培訓了一批SP并應用于教學和考試。近年來,國內越來越多的醫學院校開展了SP的招聘、培訓和應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