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秉宜治療肛瘺經驗傳承與創新
- 谷云飛
- 582字
- 2020-08-31 20:00:54
三、 朱秉宜教授點評
中國醫學源遠流長,其學術傳千載而不衰,中醫肛腸病學是中醫學寶庫中極為珍貴的一部分,通過數千年的實踐和發展,已經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和獨特的醫療技術,我國是世界上認識肛瘺最早的國家,古代醫學文獻中存在大量關于肛瘺的記載,是中醫藥認識與治療肛瘺知識傳承的重要載體。國內治療肛瘺多從中西醫結合治療入手,中醫治療方法尤其是外治法在肛瘺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重視。古籍中論述肛瘺的總的治療原則為內外兼治,整體與局部并重。治法除服藥內治外,基本可歸納為灸法、針刀切開、外敷法、熏洗法、插藥脫管法和掛線法6種外治法。古人外治法同樣講求因證而治,不同肛瘺施行不同療法,已形成了系統的理論和獨特的醫療技術。概括如下:漏淺者可以予以灸法,或予熏洗、外敷之法,祛腐生?。宦┥钫邉t可用針刀切開瘺管,或用插藥脫管,去除腐敗之肌肉后再依前法而治;漏深遠者則選用掛線法。上述外敷法、熏洗法、掛線法源遠流長,時至今日仍在臨床應用中發揮較大作用。外敷膏藥、熏洗法簡便,特別對發作期清熱消腫止痛、術后傷口愈合療效肯定,仍為現代國內治療肛瘺所采用。如江蘇省中醫院院內制劑痔瘺熏洗劑及黃芩油膏,在臨床廣泛應用于痔瘡、肛瘺患者,用以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療效確切。中醫學傳承之肛瘺掛線治療為臨床使用最多,配合手術切開治療,方法不斷改進及發展,尤其在高位肛瘺治療中仍起重要作用。
(陳玉根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