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杏林40年臨證手記
  • 舒鴻飛
  • 1044字
  • 2020-08-31 19:56:43

(一)典型病案

1.酒渣樣皮炎
吳某,男,21歲,1999年8月15日診。訴1年前患酒渣樣皮炎,經(jīng)中西藥治療少效??淘\:鼻準、鼻翼兩側(cè)、兩頰和眉間散在丘疹或膿皰,黯紅色,形似酒渣,瘙癢,遇熱癢甚。舌黯紅,苔薄黃膩,脈弦數(shù)。此乃熱毒夾濕夾瘀為患。擬五味消毒飲加土茯苓30g,丹參、赤芍各12g,苦參15g,5劑。8月21日復(fù)診,丘疹和膿皰較前明顯減少,瘙癢減輕。藥中病機,守方再進5劑,隨訪迄今未發(fā)。
按:酒渣樣皮炎又稱蠕形螨病,多見于中青年患者,好發(fā)于濕熱季節(jié)?;颊叨嘁蚱ぶ俜置谶^盛,加之皮膚不潔,內(nèi)濕與外濕相合,導致螨蟲繁殖。治以五味消毒飲加丹參、赤芍活血化瘀,促進皮脂排泄;苦參、土茯苓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諸藥合用,既能清熱燥濕,又能殺蟲滅螨,故治療蠕形螨病療效頗佳。
2.痤瘡
姜某,女,13歲,2000年7月23日診。面部尋常痤瘡年余,經(jīng)治無效。診見:患者額部及兩顴部有密集、黑褐色丘疹,形如黍籽,無膿點,無瘢痕損害,微癢。伴口干不欲多飲,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浮數(shù)。證屬肺胃濕熱,上熏顏面。治宜清熱解毒,化濕通絡(luò)。方用五味消毒飲加土茯苓、地膚子各15g,黃芩、桑白皮、赤芍各10g。29日復(fù)診,面部丘疹較前明顯減少。效不更方,再進7劑而愈。后隨訪未再復(fù)發(fā)。
按:西醫(yī)學認為,本病的發(fā)生多由于皮脂腺的分泌量增加或排出不暢,皮脂積聚于毛囊口內(nèi),囊口阻塞形成脂栓,繼發(fā)細菌感染所致。中醫(yī)辨證多屬肺胃積熱,熱血蘊結(jié),熏蒸于面。治當清肺胃之熱以治本,涼血、祛風、利濕以治標。故治以五味消毒飲為主清熱解毒,消除炎性病變,減少皮脂分泌,防止囊腫形成。加赤芍涼血活血,桑白皮、黃芩清泄肺熱,土茯苓清熱燥濕,地膚子祛風利濕止癢。諸藥合用,具有消炎抑脂,促進痤瘡消退的作用。
3.口周皮炎
胡某,男,51歲,2000年8月14日診。起病月余,曾用抗生素、黃連上清丸等中西藥治療無效。診見:口周及口唇干燥、皸裂,疼痛難忍,上唇可見紅色粟米樣丘疹滿布,常用舌舔唇及四周,伴面部烘熱,渴喜冷飲,大便干結(jié),三五日一行,小便黃少。舌紅苔薄黃,脈數(shù)。證屬心脾郁熱,不得透達,上炎口唇。治宜清熱解毒,透達郁熱,佐養(yǎng)陰生津。方用五味消毒飲合升降散,加生地15g,竹葉、石斛各10g。3劑后諸癥消失。
按:脾開竅于口唇,脾熱傷津耗液,外現(xiàn)其竅,故口唇燥裂疼痛,渴喜冷飲;熱甚津傷,腸道失潤,故大便干結(jié),小便黃少;郁熱不得外透,上炎于面,則面部烘熱。故治以五味消毒飲清熱解毒為主,升降散透達郁熱為輔,表里分治。加生地、石斛養(yǎng)陰清熱;竹葉引熱下行。諸藥合用,使表里、二便分消,清熱、養(yǎng)陰并進,清熱透邪兼行,其病自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武胜县| 喀什市| 集安市| 广元市| 镶黄旗| 高雄市| 偏关县| 泰顺县| 青海省| 云阳县| 双柏县| 凤山市| 玉门市| 连南| 乐亭县| 堆龙德庆县| 溧水县| 沁水县| 伊金霍洛旗| 泰来县| 孟连| 枞阳县| 申扎县| 哈尔滨市| 山东省| 闻喜县| 江西省| 股票| 增城市| 巫溪县| 开封县| 即墨市| 漳浦县| 准格尔旗| 博野县| 吉木萨尔县| 临泉县| 社旗县| 安吉县| 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