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暑燥疫(流行性出血熱)治驗

石小暉,男,29歲。會診日期:1991年5月16日。
患者素體健壯,因出差貴州開陽地區,遂染此疾。5月14日晨起惡寒發熱,數小時后體溫急劇上升至40.0℃,寒戰,全身疼痛異常,嘔吐,腹瀉稀水樣便,口渴,顏面潮紅,急送省醫住院,次日會診。
癥見:體溫39.0℃,寒戰,煩躁不安,時而譫語,全身酸軟,腰痛,腹部不適,顏面及胸部潮紅,四肢及胸背部有紅色斑疹,眼結合膜明顯充血,鼻衄,牙齦滲血較多,舌質紅絳,苔薄黃干,脈細數弦。
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9.5g%,白細胞14500/mm 3,中性85%,淋巴15%,血小板計數60000/mm 3
尿常規:色黃,蛋白(+++),白細胞管型0~4個。
診斷:流行性出血熱(暑燥疫)。
辨證:疫毒外竄,內陷營血。
治法:清氣解毒,清營涼血。
處方:生石膏45g,蟬衣9g,丹皮9g,生地12g,黃連4.5g,梔子9g,僵蠶9g,制大黃9g,赤芍9g,紫花地丁15g,蚤休9g,黃芩9g,藕節18g,元參9g,甘草9g。2劑。
5月18日二診:病情未趨惡化,體溫38.8℃,血壓90/ 60mmHg,神情煩躁,牙齦滲血減少,仍有鼻衄,出冷汗甚多,尿量較少,口渴,舌紅絳干,脈細數,邪勢太盛,氣陰已傷,當清熱解毒,益氣養陰。
紫花地丁15g,丹參12g,竹葉9g,赤芍9g,麥冬12g,北沙參15g,金銀花18g,生地12g,滑石18g,甘草9g,西洋參9g,生石膏45g。2劑。
5月20日三診:病情穩定,血壓95/60mmHg,體溫37.5℃,精神差,嗜睡,冷汗較多,尿量400ml/d,尿檢有大量蛋白質及紅細胞。腎功能:肌酐3.4mg%,二氧化碳結合力16毫當量/升。大便3日未解,舌紅絳干,脈細弦數。氣陰大傷,毒邪內聚。
西洋參9g,山萸肉9g,蘆根15g,元參12g,金銀花18g,益母草15g,滑石18g,石斛15g,白茅根30g,生地12g,制大黃9g,竹葉9g,丹參9g,甘草9g。2劑。
5月22日四診:病情穩定,尿量漸增,仍用上方2劑。
5月24日五診:體溫正常,尿量1000ml/d,精神倦怠,嗜睡,舌質稍淡而干,脈細數,將進入多尿期,予益氣固攝,養陰解毒。
西洋參9g,山萸肉9g,石斛15g,紫花地丁15g,生地15g,懷山藥12g,玉竹12g,蒲公英15g,甘草9g,竹葉9g。3劑。
5月28日六診:尿量漸增至3500ml/d,口渴,疲乏,無力走動,腰酸軟,體溫37.8℃,手足不自覺抽動,舌淡干,脈弱而數,邪氣將盡,腎精不足,虛風內動。應益腎固攝,滋陰息風。
生牡蠣30g,山萸肉9g,枸杞12g,生地15g,桑椹15g,龜板15g,生白芍15g,地骨皮12g,西洋參9g,炙甘草12g。
6月8日七診:服上方8劑,尿量漸至1300ml/d,精神逐漸振作,可行走數百米,飲食漸增。形體消瘦,較病前體重下降10余千克,頭昏耳鳴。腎功能,血、尿常規均正常。以補中益氣湯加生地、石斛、山萸肉、枸杞、桑椹等補益之。
【評按】
本病之流行特點及臨床表現,與暑燥疫類似。以短期高熱,廣泛出血,低血壓,腎功能損害為特征。雖有衛氣營血之各個階段,而早期即有耗血動血之營血分證。臟腑則以腎損害最為突出,中期有腎陰枯涸,晚期有腎虛不固之病理特點。
本病傳變迅速,邪重傷正為其又一特點。恩權教授除注重解毒涼血之基本治法外,尤其重視既病防變,扶持正氣。尚在表分,即予解毒;未入營血,即需涼血散血;下焦尚未閉塞,即佐滲利;邪勢未衰,即予益氣養陰;尿量始多,即予固腎。雖未必能截斷其內傳之勢,而邪毒之力大受制約,病者可安然度過整個病程。
少尿期為本病之極期,尿量減少,甚或尿閉,見頭痛、嘔逆、煩躁、譫妄、肺水腫等尿毒癥癥狀。雖為疫毒痼結下焦所致,然腎陰已經枯涸,化源將竭。與水道不利之實證有重要差異。應予滋腎養陰,佐以滲利,兼以活血解毒。
西醫在病因治療上雖缺乏特效藥物,而在糾正酸中毒,擴容方面有重要作用,不可忽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安市| 枣庄市| 叶城县| 微博| 绥阳县| 汨罗市| 澄江县| 沁水县| 汉阴县| 东方市| 马关县| 孝昌县| 凉城县| 双流县| 民和| 清河县| 炎陵县| 潮州市| 淮安市| 天津市| 镇安县| 修水县| 桑日县| 永平县| 滦南县| 藁城市| 阆中市| 甘南县| 都匀市| 正定县| 康乐县| 永顺县| 营山县| 金湖县| 芮城县| 湘阴县| 广水市| 军事| 淳安县| 淳化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