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8.溫補任督散治療慢性盆腔炎虛寒帶下

秦鳳珍,女,31歲。初診日期:1970年11月5日。
6年前自然流產(chǎn)后曾有發(fā)高熱、下腹脹滿疼痛病史。經(jīng)治療后好轉(zhuǎn),但遺少腹疼痛隱隱,腰酸軟脹痛等,長期不能痊愈,白帶量多清稀如水,內(nèi)褲常濕,有腥穢氣息,面色蒼白泛黃,常年輕度浮腫,下肢也見浮腫明顯,行路拖沓無力,全身畏寒,尤其少腹腰部發(fā)冷明顯,常需熱熨之。曾在某醫(yī)院診斷為慢性盆腔炎,屢用消炎藥無效。舌淡黯有瘀,苔薄白,脈沉緩。此虛寒帶下癥,當溫補任督二脈而治。
處方:鹿角膠(炒黃燥)、生龍骨、當歸、白術(shù)各50g,熟附子65g,厚肉桂、生麻黃各10g。
上藥共碾為散,每次服6g,每日3次,用淡鹽米湯下。
治療經(jīng)過:服10日后藥盡,腹部略略溫暖舒適,全身也略略溫暖,白帶減少許多,但腰部酸脹仍存,脈仍沉緩。又照法服上藥2個月余,腰腹疼痛不適消失,白帶基本正常,顏面及下肢浮腫消退。
【評按】
本例慢性盆腔炎表現(xiàn)虛寒帶下癥,與任督二脈虛損密切相關(guān)。
《傅青主女科》曰:“帶脈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帶脈始病。”考腎為水火之臟,內(nèi)寓真陰真陽,為人體正氣根本,而任脈主陰,督脈主陽,故任脈病帶責之于陰,督脈病帶責之于陽,治療當滋養(yǎng)腎陰,溫補腎陽,方能庶克有濟。若帶下經(jīng)年累月不愈,清稀色白量多,形寒肢冷,腰酸脊背寒涼,面色少華,舌淡脈沉弱者,必當溫腎陽、通補奇經(jīng)。無論慢性盆腔炎、宮體炎、宮頸炎等婦科常見病癥,凡屬虛損帶下,多宜此治法,清利則病反重。若用本方治療仍覺溫養(yǎng)之力略遜,可加少量鹿茸又兼內(nèi)托升陷。
溫補任督散用山藥煎湯或淡黃酒下亦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西乡县| 乌鲁木齐市| 绥芬河市| 砀山县| 衡水市| 英德市| 寻乌县| 香格里拉县| 神农架林区| 平遥县| 文成县| 邻水| 洞口县| 康平县| 明光市| 阿拉善右旗| 汤阴县| 城市| 红原县| 高密市| 北票市| 泾源县| 缙云县| 汝城县| 中西区| 和龙市| 三穗县| 搜索| 澜沧| 普格县| 千阳县| 慈利县| 阳高县| 时尚| 光泽县| 泊头市| 西城区| 中西区| 天峻县| 偃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