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9.清瀉肝膽濕熱治療黃疸

何琳,女,30歲。初診日期:1961年8月5日。
患者神情倦怠,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右脅疼痛,脘腹?jié)M脹,飲食不佳,口苦,咽干,夜臥不寧,大便干燥,小便短少,色如濃茶,舌苔厚膩,乏津,脈弦數(shù)。確診為急性病毒性肝炎。證屬肝膽郁熱,肝胃氣滯,脾失健運(yùn),濕熱蘊(yùn)結(jié),宜清瀉肝膽濕熱。
處方:茵陳12g,柴胡9g,梔子6g,炒川楝子9g,淡竹葉9g,茯苓皮9g,甘草3g。水煎,日分3服。
二診:服上方4劑,小便增多,顏色稍淡,面目黃色遞減,但仍有口苦、眠差、便秘,且日晡發(fā)熱,頭眩,脈弦細(xì),苔黃。此濕熱尚未盡泄,陰分復(fù)傷,稍伍養(yǎng)陰之品。
處方:茵陳12g,柴胡9g,梔子6g,生地9g,薏苡仁9g,夜交藤9g,前仁6g。
三診:身黃漸退,已下燥屎五六枚,溲長(zhǎng),眠食增進(jìn),脘腹飽脹已除,苔白,脈沉細(xì)。投下方以善其后。
處方:當(dāng)歸9g,炒扁豆12g,石斛12g,炒白術(shù)9g,黑姜炭9g,炙甘草3g。
【評(píng)按】
黃疸病者,《金匱要略》“黃疸病篇”列有谷疸、酒疸、女癆疸3型,后世醫(yī)家別為陰黃、陽黃2類。名雖各異,其治則一:“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乃冀導(dǎo)其邪從下焦出,此為黃疸之正治法。大法之下,當(dāng)以寒熱虛實(shí)為辨,別其所屬而治之。
黃疸一證,利小便雖為正治之法,但尚需辨識(shí)表里虛實(shí),或汗解,或利濕熱,或建中,或?qū)?隨證而取,以速救其“中清”之膽汁為要。柴胡得天地春升之氣,主少陽之寒熱邪氣,推陳致新;淡竹葉一味,取“實(shí)則瀉其子”之意;石斛甘平益陰,主傷中,滋胃清熱,善運(yùn)中土之氣,而使肝木條達(dá);黑姜炭可調(diào)理前二劑苦寒之品太過,扶其陽,以防臟寒偏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顺县| 盐津县| 荥经县| 淄博市| 邯郸县| 古田县| 拉孜县| 毕节市| 青龙| 海林市| 山阳县| 新干县| 富裕县| 平邑县| 辉县市| 丘北县| 政和县| 安远县| 巴林右旗| 唐海县| 绥化市| 朔州市| 五河县| 汶上县| 延津县| 宝鸡市| 美姑县| 凤凰县| 应用必备| 电白县| 额敏县| 广东省| 壶关县| 桐城市| 云阳县| 屏边| 阿拉善左旗| 富蕴县| 永清县| 贵溪市| 芜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