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診斷標準
中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專業委員會制訂了中西醫診斷標準,在以前王兆銘也經常提到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不及時診斷對我們的治療都是不利的,也是影響我們的治療和效果。它的診斷標準參考如下:
診斷要點:
(1)病前:
多有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史。
(2)癥狀:
四肢大關節(腕、肘、肩、踝、膝、髖)游走竄痛或腫痛。
(3)體征:
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或腫脹、活動能力受限,部分病例可兼低熱、環形或結節性紅斑以及心臟病變等。
(4)實驗室檢查:
活動期紅細胞沉降率一般多增快,非活動期正常。ASO在1∶600U以上,白細胞增高。ASO少于500U者,確認必須有環形紅斑或結節性紅斑的現象。
(5)X線檢查:
受累關節僅見軟組織腫脹,無骨質改變。
(6)預后:
緩解期或治愈后受累關節不留畸形。
在風濕性關節炎中可參照國際指導風濕病診斷的Jones標準:
(1)主要表現:
心臟病、多關節炎、舞蹈癥、邊緣性紅斑、皮下結節。
(2)次要表現:
發熱、關節痛、既往風濕熱或風濕性心臟病史。
(3)加上:
支持先前鏈球菌感染的依據、ASO或其他鏈球菌抗體增加、咽部A組鏈球菌培養陽性、新近發生的猩紅熱。在這里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率隨著社會的發展,毛病也就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