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都有拖延癥:99個戰勝拖延癥的小技巧
- 陳海濤
- 911字
- 2020-09-09 10:51:27
22.學會“斷舍離”,列一份不該做的事情的清單
“斷舍離”原本的概念非常簡單:
所謂“斷”,是指斷絕那些自己想買回家但實際上并不需要的東西;
所謂“舍”,是指舍棄家里那些無用的東西;
所謂“離”,是指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斷舍離”用在戰勝拖延癥上,則要求我們列出不該做的事情的清單,將它們斷絕、舍棄、隔離。
我們都已經非常習慣通過列一份計劃清單來提高我們的執行力和執行效率,但這種方法對很多拖延者難以奏效,因為計劃做得再完善,他們還是可以為拖延找到各種借口,被各種干擾因素牽絆,最終無法按時完成計劃。
那么,我們就可以試著再列一份新的清單——不該做的事情的清單。我們只要有意識地去避開不該做的事情,就能使自己的精力往該做的事情上傾斜,如此便可以更好地戰勝拖延癥。
那些不該做的事情,往往是導致我們拖延的誘因。
舉例來說,A在早上8:00準時到了公司,計劃上午完成一個PPT。她坐到辦公桌前,先瀏覽了一下新聞,無意中被其中推廣鏈接上的衣服吸引,于是點進某電商網站看了一會兒衣服,經過一番比較后下了訂單。這時,桌面上的QQ彈窗亮起,她又跟好友閑聊了一會兒。好不容易“忙完”,她起身接了一杯水,剛坐下來,對面的同事看領導沒在,拋出了一個討論話題,她瞬間加入其中,與同事聊得不亦樂乎。這樣一直磨蹭到了11:00,在她正準備開始工作的時候,旁邊的同事又問大家中午吃哪家外賣……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這一場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什么是不該做的事情呢?答案很清楚,我們不妨仔細回顧一下平時是哪些事情耽誤了正事,并將它們一一列出來。就當今時代來說,可能大多數人不該做的事情都是玩手機,智能手機上面幾乎涵蓋了一切讓人拖延的誘因——利用社交工具閑聊、瀏覽購物網站、玩網絡游戲、看網絡小說、刷短視頻、沉迷于算法和大數據投其所好推薦的資訊等,其中每一項都是消耗時間的“大戶”。
如果能果斷地對手機“斷舍離”,那么我們將在很大程度上遠離那些不該做的事情。當然,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有所不同,可據實情列出讓自己拖延的誘因。
等真正對讓自己拖延的誘因做到“斷舍離”時,我們即使什么都不做,也已經在戰勝拖延癥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列出你的“斷舍離”清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