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中小學世界地理讀本
- (美)維吉爾·莫里斯·希利爾
- 1817字
- 2020-09-21 17:36:01
03 地球的內部
當我還是小男孩兒的時候,好奇心特別重——至少保姆總這樣說我。
有一天,我跟著保姆在馬路邊的人行道上走,我問她:
“簡,人行道下面是什么?”
“哦,就是土啦。”她回答道。
“那土下面呢?”
“哦,當然是更多的土啦。”她回答。
“好吧,再往下呢?”我追問她,我不滿意她的答案。
“噢,沒啦——我不知道——為什么你總有那么多問題呢?”她問我。
我知道在土的下面肯定還有別的東西,我只是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我就是愛刨根問底。
我聽說壞孩子死后會被埋到地下的某個地方,也許是個大洞之類的地方,我想知道事實是否如大人所說。
我還聽說,從我們站的地方往下鉆,一直鉆到世界的另一邊,就是中國人生活的地方,他們都頭朝下,像趴在天花板上那樣倒著走路,我也想知道事實是否如大人所說。
所以,我下定決心挖穿地球看個究竟,我要往下挖,不停地挖,直到來到世界的另一邊,到時候我就搞清楚了。你知道,我那時還很小。在后院葡萄架后面,我用一把玩具小鏟子開始挖起來,地點很隱蔽,沒人知道我在做什么,在我完成自己的工作前,我想對大家保密。我挖呀挖,一天一天地過去了。一開始是軟土,挖起來很容易,緊接著碰到了實土,土很硬。我挖的這個洞,我站進去深及我的腰部。
我用一把玩具鏟開始了挖穿地球的偉大行動。
后來的一天晚上,爸爸問我:“后院的那個洞是怎么回事?”
我的秘密暴露了。在我如實回答后,他沒有笑話我,至少沒有笑出聲來。他問我,是否知不知道要挖多深才行。
“你能挖得和華盛頓紀念碑的高度那樣深嗎?”他問我。
我想,也許我能,但我還是有些懷疑,因為華盛頓紀念碑似乎太高了。
“人們打的井都比華盛頓紀念碑深上好多倍,”爸爸告訴我,“永遠都不會或者說幾乎不可能打穿地球。即使到達地球的中心,你要挖的深度也是華盛頓紀念碑高度的好幾千倍。從地球的這一端到另一端有8000英里,而且一路上幾乎全是巖石、巖石,還是巖石,就這樣。”
我只能放棄了。
“如果沒有人真正穿過地球的話,你怎么知道那是8000英里呢?”“小問號”又發聲了。我記不清爸爸是怎么回答我的,我太小了,聽不明白。如果我告訴你,我們是如何知道這個距離是8000英里的,我也擔心小讀者太年輕聽不明白;因為我們不用穿過地球,就可以知道結果。
讓我解釋給你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不管是小號球、中號球,還是大號球,每個球最大一圈的長度都是直穿距離的3倍多一點兒。是不是很有趣呢?我一直很奇怪,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一個球的最大的一圈的長度與直穿距離的比就不能正好是3倍、4倍或5倍呢?但事實就是事實。如果不信,你自己可以試一下,拿一個蘋果或橙子,測量它一圈的長度,然后從中間切開,量一下切面的寬度。
如果把地球像切蘋果一樣切開,就會看到地殼是和果醬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的。
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一個球,一個巨大的球。既然是個球體,它就和其他球一樣,最大一圈的長度是直穿距離的3倍多一點兒。繞地球一圈的距離是25000英里,因為已經有人實際做過測量工作了。這樣我們就知道直接穿過去的距離大約是8000英里,因為25是8的三倍多一點兒。這不是地理知識,這是數學。如果你想用地理中正式的詞來描述“最大一圈的長度”和“直接穿過去的距離”,就必須用“周長”和“直徑”來代替。讓我們換一種說法:地球的周長是25000英里,直徑是8000英里。
地球的外層是由巖石構成的硬殼,就像一個烤熟的馬鈴薯的外皮,但里面是滾燙滾燙的。你首先穿過的一些硬殼會有很多層,就像果凍蛋糕一樣,一層疊一層,只是這些巖層看起來似乎是由沙子和貝殼,或煤或小石頭構成的。如果你把地球當成蘋果一分為二,看起來就和印在上頁的圖片差不多,我們稱之為“截面圖”。
在某些巖層之間有煤,類似于果凍蛋糕里面的果凍,在其他巖層里,還有金、銀、鉆石和紅寶石,另外有些巖層中還儲藏著石油。這就是人們為什么會在巖石層中挖井找石油的原因,這也是人們為什么為了得到煤和黃金要挖礦的原因。
繼續往下挖,巖石就不是以層的形式出現了——那里只有堅硬的巖石;再往下,里面越來越熱,那里的世界還沒有冷卻下來;到了最里面,巖石就不是固體的了,而是熔化狀態了。
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你看到煙囪,就知道下面有爐子;只要看到煙囪上面冒煙,就知道爐子里一定有火。你知道嗎?世界上有好多地方,煙和火直接從地下冒出來,就像從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爐的煙囪里冒出來的一樣,這些地方叫“火山”。
為什么我們的世界是由巖石構成的?為什么不是銅、玻璃或瓷器呢?為什么世界選擇了球形?為什么不是箱子、線團或者一只舊鞋子的形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