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出青少年的6個決定(領袖版)
- (美)肖恩·柯維
- 8519字
- 2020-09-29 17:38:12
7個習慣速成課——習慣要么成就你,要么毀了你!
下面有一張圖,上面有數字1至54?,F在要求你按順序從1到54找到全部的數字,看在規定的一分半鐘時間內能夠找到多少。不要漏掉一個數字,也不能耍詐。好,現在拿好筆,預備——開始!
怎么樣?大部分人可以數到30。好,現在再來一遍,不過要用我教你們的辦法。把書翻到第42頁,認真閱讀那段指導性文字。
好,這一次你數到多少?也許全部54個數字都數完了吧。和上次有什么不一樣?唯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教給你一種思維方式,幫助你找到更多數字。一旦你知道該如何思考,你的速度將是原來的三倍!
這就是7個習慣的魔力。它們是能夠幫助你更快更好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它們也能夠幫助你在面對六個重大問題的時候更好地做出決定。因此,我將在本書中經常引用這7個習慣。
為了幫助你們熟悉這七個習慣的大概內容,我將在本章內提供一個速成培訓課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更深入的內容,請閱讀我所著的《杰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中文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一書。如果你讀過那本書,本章能讓你溫故而知新。
改變你的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是你既定的思維方式、觀點或者世界觀。我的妹夫卡麥隆有一次花了幾個星期的時間在自己家后院用鐵路枕木砌了一面墻。都快要完工的時候,他的鄰居過來抱歉地問他是否可以不用鐵路枕木砌墻,是否可以用磚石墻代替。她開始的時候只是簡單地說,她丈夫不想今后一輩子都面對這個用鐵路枕木砌起來的墻。
竟然會有人在工作馬上就要完成的時候來說這樣的話,和卡麥隆一起工作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雖然卡麥隆也無法完全理解這位鄰居的想法,但他知道長期內還是要做鄰居,于是他又多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木墻拆掉,換上了石墻。
完工后第二個星期,鄰居專門來感謝他所做的一切。這一次,她詳細解釋了當初提這個要求的原委:“你知道,我丈夫他不愿意提這些事情??伤畮讱q的時候曾在德國勞動營被關了18個月。連續幾個月他都在搬運鐵路枕木,直到今天,只要一看到枕木,他就覺得惡心?!?/p>
你也看到了,就是這么一點信息,卡麥隆對整個事情的看法立即就發生了180度的變化!原先的憤怒立即化為烏有,取而代之的是同情。這就是思維定勢的改變。有的時候,我們的思維定勢需要進行調整或改變,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該去給別人下定論,因為我們很少知道全部事實。
本書將顛覆你對自己和生活的一些思維定勢。舉例來說,你有可能認為自己和老媽永遠也說不到一塊兒去,認為自己在學校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好學生,或者認為讓青少年遠離性愛根本不現實。但實際上這些全部都是你的思維定勢,只要多了解一些信息,你就會像卡麥隆一樣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記住,改變你自己的關鍵首先就在于:改變你的思維定勢。
原則像燈塔要放在首位
原則就是自然法則。萬有引力是一個原則。如果你把蘋果向上扔,它一定會落到地面上;不論你住在紐約還是新德里,不論你生活在今天還是公元前2000年,結果都是一樣的。
萬有引力是物質世界的原則,人類互動交往也有一定的原則。如誠實就是一個原則:如果你對他人誠實,就能夠贏得他們對你的信任;如果你不誠實,雖然能夠騙得了一時,卻騙不了一世,最終總是會被揭穿。其他一些原則包括:勤勞、尊重、服務、關注、耐心、責任、愛、更新、選擇以及公正等。
以下是1995年10月美國海軍戰艦與紐芬蘭島沿岸加拿大管理部門的無線電交談記錄,從中你可以了解我所謂的原則到底是什么:
美國人:“請向北15度調整你們的航線,以免相撞?!?/span>
加拿大人:“建議你們向南15度調整航線,以免相撞?!?/span>
美國人:“這里是美國海軍戰艦上尉,再說一遍,調整你們的航線。”
加拿大人:“我重復一遍,調整你們的航線?!?/span>
美國人:“這里是美國航空母艦亞伯拉罕·林肯號,是美國大西洋艦隊中第二大戰艦。我們有三艘驅逐艦、三艘巡洋艦和數不清的供給船只。我命令你向北15度調整你們的航線。我重復一遍,是向北轉舵15度,否則我方將采取反擊措施確保戰艦安全?!?/span>
加拿大人:“這里是燈塔,你的指揮?!?/span>
原則像燈塔,具有永恒性、普遍性,無須證明。你不能違反原則,否則不管你是誰,只能像船只撞上燈塔一樣落個粉身碎骨的下場。
就因為原則永遠不會負我們,所以才能夠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好的坐標與基礎。只要以原則為基礎,生活中所有相關的重要因素——朋友、異性朋友、學校、家庭——就都能夠找到其相應的位置。只要把原則放在首位,其他所有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杰出青少年的7個習慣中的每一個都建立在原則的基礎上,這些原則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永遠都不會過時。在本書中,我將陸續介紹如果你的生活中心不是原則而是別的任何東西,那么這種生活都將是一場災難。
如上圖所示,這些習慣是彼此相關聯的。前三個習慣構成了基礎,因為這三個習慣同你規范自己的行為取得成功有關。我們稱之為“個人的成功”。這些習慣處于地下,這是因為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人知道實際真實的情況。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沒有改變自己就想去改變別人,這往往是行不通的。因為一切變化都從根基處開始,也就是從你身上開始。
下面三個習慣,即習慣四、五和六組成了大樹的枝干部分,這也是每個人都能夠看得見的部分。這些習慣全都圍繞著如何與他人相處這個中心問題,我們稱之為“公共領域的成功”。如果你沒有一定程度的個人成功作為基礎,就不可能獲得公共領域的成功。取得良好人際關系的關鍵就在于首先要擁有穩定的個人成就。這必須是一個由內而外的發展過程,反之則行不通。
位于大樹上方是從根到葉滋潤大樹的物質,如雨露和陽光。這就是習慣七,即不斷自我更新、自我充實,它能夠讓其他習慣永葆青春與活力。
下面,我會用形象的比喻來形容這七個習慣,讓你記得更加清楚。
習慣1 積極處世
想象一個遙控器。
習慣一是說你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成為人生海洋中自己這艘船的船長。我的朋友約翰·拜斯威是一位作家,他說積極處世的人就像是掌握了自己人生的遙控器一樣,什么頻道什么情緒全都由他們自己說了算。被動處世的人則允許別人或別的事情主宰他們的人生,就好像把遙控器交到別人手上一樣,簡單地按個按鈕就能夠改變他們的情緒,一個朋友粗魯的一句話就能夠破壞他們一整天的情緒。
被動處世的人會說這樣的話:
◎ 就因為我男朋友,我現在才這么慘
◎ 只要是他當我老師,我就考不好
◎ 媽媽,你把我的生活弄得一團糟
◎ 我要能長得像她那樣,也會大受歡迎的
在影片《搖滾學校》(School of Rock)中有一個場景描寫代課老師杜威語帶諷刺地告誡孩子們,太多人輕易地就成為那只“遮天大手”的犧牲品,屈服于一種看不見的巨大勢力:
杜威:“什么?你們想讓我教你們點什么?你們想要學東西?那好,讓我來給你們上一課吧,很有用的一課。放棄,放棄一切努力,因為在生活中,你根本就不可能贏。當然,你可以去試一下,但到頭來,你一定會輸的。這是一定的,因為有一只手能夠遮住整個天空。”
弗蘭基:“那是誰?”
杜威:“就是那只‘遮天的大手’。怎么,你們不知道這是誰的手嗎?這只手可謂無所不在。白宮里有,走廊上也有。知道穆林斯小姐嗎?她也算一個。這只手毀了臭氧層,毀了亞馬遜森林,綁架了莎姆,把她關進氯氣罐里。人們曾經有辦法對抗這只手,就是搖滾樂。但你們猜后來怎么著?噢,不好了!那只手用一個叫MTV的小玩意兒就把這個也毀了!所以我說,別再浪費什么時間了,別再想什么辦法了,因為不管你做什么,這只手都有辦法叫你最終變成一個一無是處,腦滿腸肥,丟了靈魂的平庸人。所以,干脆就放棄了吧。”
問題是,如果你甘當受害者,也就意味著將控制權交給了別人,給了那只“遮天的大手”:掌握控制權的這個人有可能是你的父母、你的老師、男朋友或女朋友、老板或命運。習慣一就是告訴你要從這只手里把遙控器奪回來,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舉個例子,詹妮告訴我說過去在學校里有人說她
一句壞話就讓她整個情緒都變得十分低落。不過,學習了習
慣一后,她已經重新拿回了自己生活的遙控器。
她說:“我現在已經不再害怕在走廊上向大家問好了。如果發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我也能夠笑著面對。我現在每天都很快樂,即使遇到過去讓我不開心的事情,現在好像也不再能影響到我了,這樣真好。就算對方不說你好,我還是會更加熱情地問候每一個人,因為我現在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了。”
你很快就會知道,習慣一在你做任何重大決定的時候都會起十分關鍵的作用。
習慣2 先定目標后有行動
想象一張地圖。
回憶一下最近一次外出活動的經歷。如果沒有帶地圖,要找到目的地該有多難?相當困難。你有可能還是會找到目的地,但有可能在尋找的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事實正是這樣。如果我們不清楚自己的目標,不了解我們要去的方向,就會在道路上徘徊、躑躅,浪費時間,受其他人意見的左右。
為了更好地幫助你把握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建議你把自己的目標或任務以“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的形式寫出來,將其作為你人生道路上的地圖。以下是亨特斯萊恩高中的阿伊莎·約翰遜為自己擬定的使命宣言:
我的任務是:
盡力做到最好。
繼續做表弟表妹們的好榜樣,
上高中,上大學,
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
做個好學生,
今后做個好妻子、好母親,
做個成功的商人/業主,
有朝一日用節省下來的錢幫助有需要的人,
死后將我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堅信在上帝的看顧之下,一切都有可能。
這一使命宣言將成為阿伊莎一生中多么重要的行動指南。使命宣言有各種形式,有些內容十分繁雜,有些十分簡單;有些以詩歌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些以圖畫的形式表達。
在本書中,我還將和你分享更多青少年的人生目標,并鼓勵你繪制自己的人生藍圖。
習慣3 要事第一
想象一個有13個小時的鐘表。
如果你能夠做到重要的事情先做,就能夠把一天的時間變成26個小時,就像是有了一個13個小時的鐘表一樣。時間象限(Time Quadrants)四分法模式能夠幫助你找到更多的時間,該四分法有兩個主要因素:
重要性 最重要的事情,對你來說十分重要的事情
緊迫性 沒有辦法再拖的事情,需要馬上解決的事情
象限1 內均為重要而又緊迫的事務,包括按時完成工作、汽車拋錨、明天的大考等。這些事情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立即進行處理。有的時候的確會出現意外緊急狀況,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由于我們一再拖延才會出現緊急情況。所以這里是拖拉之人的家園。第一象限生活方式最后終將導致高度緊張和筋疲力盡。在這個象限里不要花費太多時間。
象限2 內均為重要但并不緊迫的事務。那么,哪些事情是重要但不緊迫的呢?鍛煉嗎?鍛煉重不重要?當然重要!緊迫嗎?不算太緊迫,就算今天不去鍛煉你也不會有生命之虞,所以鍛煉屬于第二象限事務。還有一周后要交的論文。它重要嗎?當然重要!緊迫嗎?不算太緊迫。但是如果明日復明日地拖延下去的話,它很快就會變成名列第一象限內的緊迫任務了。所以說這件事務屬于第二象限。這個象限的主人是那些輕重緩急分明的人,也應該是你希望停留的地方,因為在這里才能夠有更高質量的生活和成績。
象限3 內均為緊迫但并不重要的事務,如大部分電話和電子郵件、干擾和其他人的一些小問題。因為這類事務比較緊迫,所以看上去很重要,但實際上這些都是些不重要的瑣碎小事。唯唯諾諾的人喜歡流連在這個象限內。這種人不會拒絕任何事和任何人,因為他不想讓任何人失望。但是這樣一來,最后還是會有一個人會感到失望,那就是他自己。所以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這一象限內的事務。
象限4 內全都是浪費時間的事務,如煲電話粥、無休止地上網瀏覽、睡懶覺、漫無目標地逛商場。這些活動中有些能夠讓人放松身心,如果掌握好分寸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就會變成浪費時間的事務。這里是懶散的人喜歡呆的地方。盡量不要在這里浪費你的時間。
即使你對這個象限模式的理解不夠深入也沒有關系,因為這樣已經能夠對你在學??茖W安排時間大有幫助了。以下是16歲的初中生薩拉的感受:
我算得上是個好學生,但是每次測驗結果都一塌糊涂。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明明記得曾經討論過的問題還是回答不出來。后來我看到這種象限分析圖,突然意識到自己就是個不折不扣唯唯諾諾的人。每次當我想要學習的時候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干擾,像是電話什么的,而我又認為這些小事很重要。所以我總是無法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到頭來只能在測驗那天早上惡補一通。現在我學會了某些時候拒絕別人,給自己更多時間做計劃中的事情。我的老師告訴我,如果是我自己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先做,在這方面自私一點無可厚非。
習慣4 雙贏的想法
這個圖像自從人類穴居就開始存在了,它是團隊合作和雙贏精神的象征。雙贏是一種相信大家都能成功的人生態度。你和我之間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關系,因此,別人的成功對你來說并不是一種威脅,你就會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因為他們的成功并不是從你手里搶去的。你不需要踩著別人的頭頂往上爬 (我贏你輸),也沒有必要甘當別人的梯子(我輸你贏);你應該永遠用雙贏的思維方式思考遇到的所有問題。
我記得曾經從《伊萬斯頓湖畔教堂布道》(the Lake Street Church of Evanston)一書中讀到過這種觀點:
我最近想起了保羅·西蒙參議員最喜歡講的一個故事……他每次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都會熱淚盈眶,不能自已。他曾經主持過一次殘疾人奧運會,競走比賽即將開始,所有選手都站到起跑線上;每位選手都有某種殘疾。發令槍響了,選手們爭先恐后地出發了。
比賽進行到大約三分之一的時候,突然有位選手摔倒了,觀眾們發出了一聲驚嘆!就在此時,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了。只見跑道上所有選手都停住了腳步,他們全都站住往后看那個摔倒在地的選手。接著,他們全都轉身向后走去,慢慢地走過去幫助那位摔倒的選手。他們把他拉起身,讓他重新站穩;接著,比賽繼續,全體選手并肩到達終點線。他們一起完成了比賽,因為每一位選手都從那位跌倒在地的選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雖然存在像比賽場這種健康競爭的場所,但生活本身并不是一場競技活動,尤其是在人際關系這個領域。如果有人問你:“你和你媽老是吵個沒完,那到底誰贏了呢?”這不是個很愚蠢的問題嗎?因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如果不能做到雙贏,那么實際上你們兩個都輸了。
關于如何選擇好朋友,如何理智約會,如何與父母相處這些重要決定,絕對需要有雙贏的精神。
習慣5 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
理解習慣五,要記住大耳朵。
大部分人都不善于傾聽,因此我們在生活中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得不到他人的理解。我們總覺得沒有人真正了解我們的問題、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愿望和我們真正的處境。
關于傾聽這個問題,美國印第安人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式,這種方法已經使用了好幾個世紀。他們使用的這種方法叫印第安發言棒。每當大家聚會的時候,就一定會有發言棒的用武之地。只有手持發言棒的人才有權發言,當你手里有了發言棒,就只有你能說話,如果你認為大家全都理解了你想表達的意思,就可以把發言棒傳給下一個有話要說的人。這樣,有了發言棒的幫助,你發言的時候就能夠保證全體人員都在認真聽。
如果你下次和父母談話的時候手里能有這么一個發言棒該有多好。在他們沒有弄清楚你的真實想法之前就沒有發言權,這簡直太妙了!
如果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需要學習的話,那么你需要學的一項最重要的交流技巧就是傾聽。真正的傾聽并不是你閉口不言就行了,它需要你積極參與,真正去了解另外一個人內心所思所想。我們經常會遇到問題,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沒有弄清楚全部事實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關于這一點,有個名叫羅根的少年寫過一首詩:
有一天,我看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和另外一個男人在一起
他們有說有笑,態度親昵
我看到他們手挽著手,毫不避忌
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我用含淚的雙眼看著眼前這一幕
這笑容滿面的大塊頭
正在和我搶奪心愛的姑娘
我躲在垃圾桶后面,恨恨地看著那個壯漢
就在這時,他們竟然擁抱在一起
我的心碎了,因為分手的時候她竟然去親他的面頰
于是我結束了垃圾桶后的跟蹤
我已經看得夠多夠真的了
我決定要將這個魔鬼般的姑娘狠狠羞辱一番
雖然她曾經是我心里口里的珍愛
于是我怒氣沖沖地給她發了封電子郵件
將滿腔怒火狠狠發泄了一番
可我不會把郵件中的話語在這里重復,這對孩子不好
不過我承認信中用的詞語的確不太美妙
我說我們的關系就此完蛋,然后飛快地點擊了發送
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
我拿起話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竟然是她,我的前……女友
她在電話里說
“對不起,親愛的,今天一天沒去找你
因為我哥哥來看我了!
我有沒有跟你說過他是拳擊手
在整個拳擊界很有名?
他很想見見你,可他覺得還是應該
先問問你的意見如何。
我這就檢查一下信箱,然后過來找你
噢,快看,這兒有你來的一封信?!?/span>
不論是和朋友交往還是和父母相處,你都應該認真傾聽,不要隨意做任何判斷,這樣才能夠收獲健康的人際關系。
習慣6 協作增效
想象四只挽在一起的胳膊。
協作增效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一起合作,共同取得比其中任何一個人都要好的成績。在這個合作過程中并不是完全按照你說的辦,也不是完全按照我說的做,而是尋找一條更佳途徑,更好的方法。生活就像是組成一個圓圈的四只胳膊一樣;每只胳膊都為這個集體帶來新力量,最后形成的這個集體比任何一只胳膊都要強壯。建筑工最了解這一點:一根2×4的橫梁能夠承重607磅,但是兩根橫梁釘在一起的承重能力不是你想當然的1,214磅,而是驚人的4,878磅!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一起合作,就能夠做成個人無法完成的工作。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家庭背景、種族、文化、長相、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等等全都有太多的不同之處。而協作增效的關鍵就在于要學會欣賞這些差異,而不是害怕差異。教育家R·H·里維斯博士用一則廣為人知的寓言深入淺出地說明我們為什么應該尊重差異,而不應該用一個模子去套所有的人。這則寓言叫“動物學?!?。
在很久很久以前,動物們創辦了一所動物學校。他們為學生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其中包括跑步、爬樹、游泳和飛行……
鴨子是游泳健將,甚至比游泳教練游得還好,飛行成績也相當不錯;但跑步卻很差。就是因為跑步成績太差了,為了多練習,將勤補拙,他放學也不回家,同時還放棄了游泳課抓緊分秒時間練習跑步……
兔子開始的時候全班跑步得第一,但是在補考了幾次游泳之后,神經終于徹底崩潰。
松鼠爬樹最快,可是在飛行課上,老師要求他一定要從地面飛到樹上才能計算成績,而他只會從樹梢上縱身而下……
小鷹是個問題兒童,因此必須嚴加管教。在爬樹課上,他把所有同學都趕到了樹梢上;他還拒絕爬樹,一定要用自己的方法飛到樹頂。
畢業的時候,一條成績優異的鰻魚在畢業典禮上代表所有學生致辭。他泳技高超,能爬會跑,也算能飛一點,所以平均成績名列前茅。
你可能就是那只小鷹,你的朋友有可能像那只鴨子,你的妹妹像兔子,而你的媽媽則像故事里的松鼠,你應該學會接受并欣賞這些差異。你們各自都有長處,也有短處,但這正是這個世界最美妙的地方。在這個故事里,把老鷹和松鼠放在一起比較,硬是要問“它們兩個哪一個更好”,這有多么愚蠢。同樣道理,如果你在學校里總是和別人相比,認為“我比她好”,或“我比不上他”,這同樣沒有什么意思。沒有人比誰好或比誰差,人與人之間只有不同。你這樣挺好,他們那樣也不錯。
尊重差異是過上快樂生活的一個最大秘訣。同時,這也是你學習如何與父母相處的重要思維方式。
習慣7 磨刀不誤砍柴工
想象一把鋸子。
一個聰明的伐木工人從來不會借口工作忙就不去磨快他的鋸子。同樣道理,我們永遠都不應該借口工作生活太忙就不再充實自己。一個人是由心、身體、頭腦和靈魂組成的,每個因素都需要時間定期更新與充實。
正像魯默·戈登所說的那樣:
“每一個人都是一座房子,里面有四個房間,身體一間、思想一間、情感一間、精神一間……我們每天都要到這四個房間里去轉一轉,哪怕只是去那里開窗透透氣也好;否則我們就不復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span>
當我們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通常都會有內疚感,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先人后己。但是不要讓自己有這種內疚感,在不斷充實自己這個問題上,自私一點是無可厚非的。我保證不會告訴別人。
到這里,“七個習慣”速成課就結束了,了解這七個習慣對你做出人生轉折點六個重大決定有很大的幫助。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低估習慣對你人生的影響力,因為如果一個習慣不是成就你,就一定會毀了你。記住,壞習慣就像是一張舒服的床:躺上去是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但是想從上面下來就難了。相反,你一旦養成了某個習慣,不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想要打破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關于柯維家經典影片
我喜歡看電影,我們全家都喜歡。你讀這本書的時候就會發現我沒說幾句話就會扯上一部電影。我們家人都很古怪,因為我們會挑選幾部大家都愛看的電影,然后翻來覆去地看,直到每個人都熟悉其中的每一句對白,說話的時候三句話不離這些電影對白,弄得旁邊的人都覺得我們像是一群瘋子!我們把這些電影稱作“柯維家經典影片”。雖然這些電影不一定是頂尖的那種,但我們喜歡看。如果你感興趣,我已經在書后的“幫助臺”(見297頁)列出了這些影片。
這幅數字圖和你在前面做過的那幅一模一樣;不過這一次我將整幅圖劃成了平均的九個方格。你只要按照以下圖例所示的順序,就能夠找到從1到54所有的數字。換言之,第一個數字在方框1內,第二個數字在方框2內,第三個數字在方框3內,下一個數字在方框4內,第九個數字在方框9內,然后再回到方框1內尋找下一個數字,依此類推。

這次再給自己一分半鐘,看能夠找出多少個數字。完成后,回到第21頁繼續閱讀。準備好了嗎?好,現在拿好筆,準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