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石魚湖上醉歌 并序

元結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1〕,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2〕,使舫載之,遍飲坐者。意疑倚巴丘〔3〕,酌于君山之上〔4〕,諸子環洞庭而坐〔5〕,酒舫泛泛然〔6〕,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7〕。

石魚湖,似洞庭,

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8〕,水為沼〔9〕,

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連日作大浪,

不能廢人運酒舫〔10〕。

我持長瓢坐巴丘,

酌飲四座以散愁。

【題解】

石魚湖,在唐代道州境內,即今湖南道縣東,湖中有多處礁石,中心的大石形狀如魚,因而得名。元結于代宗廣德二年(764)任道州刺史,公余與友人出游石魚湖。他將酒倒在魚形石的凹處,與賓客們散坐在湖中礁石之上,又特備一只小船,將石凹的酒漿一一分配給各座礁石上的賓客,飄然有凌空出世之想,于是作了這首《醉歌》。

全詩極寫酒興之豪,以奇特的想象、狂放的語言描就一幅湖上行酒圖。在詩人筆下,一切都得到放大,石魚湖成了廣袤的洞庭,小礁成了大島,詩人與友人們都成了踞坐人世之上的酒仙。奇肆恣縱,超凡脫俗,令人耳目一新。然而,“酌飲”的目的是“散愁”,山樽水沼的放大,正說明了所欲應付的“愁”的淼漠。這種隱意,是玩味唐詩時所不能不注意的。

【注釋】

〔1〕 漫叟:元結的別號。 公田:公家的田地。

〔2〕 引臂:伸臂。

〔3〕 巴丘:山名,在湖南岳陽湘水右岸。

〔4〕 君山:在洞庭湖中,又名洞庭山。

〔5〕 諸子:同游的士人。

〔6〕 泛泛然:酒船自由漂泊的樣子。

〔7〕 長(zhǎng):原意是居于首位,這里作助興解。

〔8〕 樽:盛酒的器皿。

〔9〕 沼:池。

〔10〕 舫:船。

【譯文】

眼前的石魚湖,幻化作洞庭的景象,青翠的君山旁,夏水在盡情地溢漲。青山就像酒壺,湖水就像池塘,傳觴的酒徒一個個列坐在洲島之上。勁風連日來掀起了大浪,運酒的小船卻絲毫不受影響。我高踞巴丘之巔,手中酒瓢長長,向酒友們分斟酒漿,同把憂愁遺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鹿县| 八宿县| 延川县| 含山县| 华宁县| 二连浩特市| 东丽区| 樟树市| 石门县| 湾仔区| 丰台区| 平潭县| 延津县| 甘洛县| 武清区| 武威市| 凌源市| 新余市| 贺州市| 琼结县| 南华县| 大英县| 金塔县| 白水县| 龙州县| 玉田县| 伊春市| 四平市| 新平| 柞水县| 河池市| 怀来县| 普安县| 莒南县| 阿城市| 中卫市| 清丰县| 侯马市| 宜川县| 靖安县| 长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