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詩三百首譯注
- (清)蘅塘退士編選 史良昭 曹明綱 王根林譯注
- 794字
- 2020-08-27 13:49:19
送陳章甫
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
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
嘶馬出門思故鄉(xiāng)。
陳侯立身何坦蕩〔1〕,
虬須虎眉仍大顙〔2〕。
腹中貯書一萬卷,
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3〕,
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
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游人未及家〔4〕,
洛陽行子空嘆息〔5〕。
聞道故林相識多〔6〕,
罷官昨日今如何?
【題解】
陳章甫,是詩人的朋友,江陵(今屬湖北)人,曾長期隱居河南嵩山。開元中制科及第。天寶九載(750)為亳州糾曹,后官終太常博士。這首詩約作于天寶中后期陳章甫罷官返回嵩山時,地點則在洛陽。李頎的送別詩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善于描寫人物。如這首詩就在交代送別的時間、地點和表達思念之情外,著重表現(xiàn)了陳章甫的性情、長相、才學和品行,突出了人物的桀傲不馴和磊落豁達,同時也寄托了詩人對陳章甫坎坷遭遇的同情。詩寫得筆調(diào)輕松,風格俊朗,不作愁苦語而深情自見。李頎這類作品較著名的還有《贈張旭》、《別梁锽》、《送劉四赴夏縣》等。
【注釋】
〔1〕 陳侯:指陳章甫。侯,古代對男性成人的尊稱。
〔2〕 虬須:蜷曲交纏的胡須。 顙:額頭。
〔3〕 酤酒:買酒。 飲(yìn):使飲。 我曹:即我輩,我們這群人。
〔4〕 鄭國游人:指詩人自己。李頎曾居住在嵩山,當時又任新鄉(xiāng)縣尉,兩地古代都屬鄭國。
〔5〕 洛陽行子:指陳章甫。
〔6〕 故林:故鄉(xiāng)的園林,代指故鄉(xiāng)。
【譯文】
四月的南風把大麥吹黃,棗花沒飄落桐葉卻已漸長。早晨告別青山晚又相見,出門時的馬嘶令人思念故鄉(xiāng)。陳侯為人處世多么坦蕩,頰須蜷曲眉色粗重額頭寬廣。腹中藏著詩書一萬卷,自不肯低頭埋沒在草荒。去東門打酒來和我們痛飲,心中把萬事看輕如鴻毛一樣。醉后高臥不知白天已經(jīng)變黑,有時望著空中孤云高高飄蕩。黃河波濤連著陰沉的暮色,渡頭停泊了船只擺渡不得。鄭國來的游人來不及回家,洛陽的旅客只能連聲嘆息。聽說你在故鄉(xiāng)朋友很多,昨天罷官后現(xiàn)在對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