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1981字
- 2020-08-27 13:47:04
卷三
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嘉定二年(1209)以恩補將仕郎,寶慶元年(1225)知建陽縣。以《落梅》詩卷入江湖詩案,閑廢十年。淳祐六年(1246)賜同進士出身,后以煥章閣學士致仕。謚文定。詞風近辛棄疾。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詞集名《后村長短句》,或《后村別調》。
摸魚兒
海棠
甚春來、冷煙凄雨,朝朝遲了芳信〔1〕。驀然作暖晴三日,又覺萬姝嬌困〔2〕。天怎忍、潘令老不成〔3〕,也沒看花分。才情減盡。悵玉局飛仙〔4〕,石湖絕筆〔5〕,辜負這風韻。 傾城色〔6〕,懊惱佳人薄命。墻頭岑寂誰問。東風日莫無聊賴〔7〕,吹得燕支成粉〔8〕。君細認。花共酒,古來二事天尤吝〔9〕。年光去迅。漫綠葉成陰〔10〕,青苔滿地,做取異時恨。
【注釋】
〔1〕 芳信:花開的消息。
〔2〕 姝:美女。比喻海棠花。
〔3〕 潘令:指晉潘岳,曾為河陽令,于一縣遍種桃李,人稱“河陽一縣花”。此為作者自稱,詞恐即作于其建陽任上。
〔4〕 玉局飛仙:指蘇軾,因其曾提舉成都玉局觀,自稱玉局仙。其《海棠》詩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5〕 石湖:范成大,號石湖居士。亦有詠海棠詩作。
〔6〕 傾城:極言女子貌美動人。語出李延年為薦其妹所作之歌。
〔7〕 日莫:日暮。 無聊賴:猶沒來由。
〔8〕 燕支:胭脂。
〔9〕 吝:吝嗇,不大方。
〔10〕 綠葉成陰:唐杜牧曾與湖州幼女相約十年后來迎娶,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女已嫁人生子,乃悵而為詩:“自是尋春去較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此化用其事。
【譯文】
為什么春天來了,還煙雨清冷,一天天耽誤了花開的音訊?突然間大放了三天暖晴,又覺得百花嬌困沒精神。天怎么忍心,叫我這個花縣令老去不成,又沒看花的份!才情已被減盡。可嘆玉局仙飛逝,石湖居士也停筆,辜負了這美好的風韻。 姿色能傾人城,就像多情佳人薄命。在墻頭孤獨寂寞誰來問。日暮時的東風好沒由來,直吹得胭脂飄零成粉。你可要細細辨認。這名花與美酒,兩事自古以來天就最惜吝。年光老去只在一轉瞬。待到綠葉成陰,青苔布滿地,只能促成將來相憐的怨恨。
卜算子
海棠為風雨所損〔1〕
片片蝶衣輕〔2〕,點點猩紅小〔3〕。道是天工不惜花〔4〕,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繁,莫見枝頭少〔5〕。道是天工果惜花,雨洗風吹了。
【注釋】
〔1〕 此詞原有七首,此為第二首。一本題作“惜花”。
〔2〕 蝶衣:蝶翅,喻指花瓣輕盈。
〔3〕 猩紅:如猩猩血般的紅色。詞中指海棠花紅。宋陸游《花下小酌》:“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紅千點海棠開。”
〔4〕 天工:造物主,大自然。
〔5〕 莫:通“暮”。
【譯文】
瓣似蝶翅片片輕,花作猩紅點點小。若說天工不惜花,造出百種千般巧。 朝見樹頭花兒繁,暮見枝上花兒少。若說天工真惜花,怎任它雨洗風吹了?
清平樂
頃在維揚陳師文參議家,舞姬絕妙,為賦此詞〔1〕。
宮腰束素〔2〕。只怕能輕舉〔3〕。好筑避風臺護取〔4〕。莫遣驚鴻飛去〔5〕。 一團香玉溫柔〔6〕。笑顰俱有風流。貪與蕭郎眉語〔7〕,不知舞錯伊州〔8〕。
【注釋】
〔1〕 此詞一本題作“贈陳參議師文侍兒”。
〔2〕 “宮腰”句:形容舞姬腰細。《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束素,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腰如束素。”
〔3〕 輕舉:輕飛,飛升而去。
〔4〕 好:可以。 避風臺:相傳趙飛燕身輕,若不勝風,漢成帝為筑七寶避風臺護之。見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下》、宋樂史《楊太真外傳上》等。
〔5〕 驚鴻:驚飛的大雁。三國魏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6〕 香玉:比喻美女體膚。唐溫庭筠《晚歸曲》:“彎堤楊柳遙相囑,雀扇團圓掩香玉。”
〔7〕 蕭郎:情郎的通稱。《詞旨》以此句與下句入“警句”。清許昂霄《詞綜偶評》評曰:“入神。”
〔8〕 伊州:舞曲名。宋張先《減字木蘭花》:“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譯文】
宮腰細細,像一束紈素,只怕身輕能飛舉。最好筑座避風臺護住,莫讓她驚鴻般飛去。 肌膚似一團香玉溫柔,一顰一笑都風流。貪與情郎眉傳語,不知道舞錯了《伊州》。
生查子
燈夕戲陳敬叟〔1〕
繁燈奪霽華〔2〕,戲鼓侵明滅〔3〕。物色舊時同,情味中年別。 淺畫鏡中眉,深拜樓中月〔4〕。人散市聲收〔5〕,漸入愁時節。
【注釋】
〔1〕 燈夕: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夜,舊俗多張燈游樂,故稱燈夕。陳敬叟:原箋引宋黃昇《花庵絕妙詞選》云:“陳以莊,名敬叟,號夕溪,建安人。”又引作者《陳敬叟集序》評陳氏詩才氣清拔,力量宏放云云。
〔2〕 霽華:指雨后天晴空中清澈明凈。
〔3〕 明滅:一本作“明發”,謂天將放亮。似略勝。然將“明”與“侵”連屬,滅謂鼓聲止,也可。
〔4〕 “深拜”句:舊時有女子望月祭拜的風俗。
〔5〕 市聲:街市的喧嘩聲。
【譯文】
繁燈似錦,奪去晴朗夜空的光彩。戲鼓震天,直到天明聲才止歇。景色風物同往日,人到中年情味別。 對鏡淺淺畫眉,對樓深深拜月。待到人散市聲靜,便漸漸進入愁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