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1045字
- 2020-08-27 13:47:04
吳潛
吳潛(1196—1262),字毅夫,號履齋。宣城寧國(今屬安徽)人。嘉定十年(1217)進(jìn)士第一,簽書鎮(zhèn)東軍節(jié)度判官,改簽廣東軍判官。開慶初轉(zhuǎn)左丞相兼樞密使,封許國公,以論丁大全等人之奸,貶循州安置。卒贈少師。能詞。《四庫總目提要》評云:“其詩馀則激昂、凄勁兼而有之,在南宋不失為佳手。”有《履齋遺稿》及續(xù)、別集等。詞集名《履齋先生詩馀》。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1〕
柳帶榆錢〔2〕,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滿園羅綺〔3〕,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yuǎn)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江南客。 烏衣巷〔4〕,今猶昔。烏衣事,今難覓。但年年燕子〔5〕,晚煙斜日。抖擻一春塵土債〔6〕,悲涼萬古英雄跡。且芳樽、隨分趁芳時,休虛擲。
【注釋】
〔1〕 烏衣園:原箋引《景定建康志》云:“在城南二里,烏衣巷之東。”明陳霆《渚山堂詞話》評云:“史稱履齋為人豪邁,不肯附權(quán)要,然則固剛腸者,而‘抖擻’、‘悲涼’等句,似亦類其為人。”
〔2〕 柳帶榆錢:謂柳絲細(xì)長,榆莢如錢。
〔3〕 天一笑:漢東方朔《神異記·東王公》言東王公常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矯出而脫誤不接者,天為之笑”。張華注云:“言笑者,天口流火烙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火。”此指天氣放晴。唐杜甫《能畫》:“每蒙天一笑,復(fù)似物皆春。”
〔4〕 烏衣巷:在江蘇南京東南,三國時孫吳于此置烏衣營,兵士皆服烏衣。晉室渡江,王、謝望族集居于此。
〔5〕 年年燕子:用唐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意。
〔6〕 抖擻:以手舉物而振拂。此有抖落、擺脫意。唐王炎《夜半聞雨》:“抖擻胸中三斗塵,強(qiáng)欲哦吟無好語。” 塵土:喻指塵世俗務(wù)。
【譯文】
柳絲如帶榆莢如錢,轉(zhuǎn)眼又到清明寒食天。天氣一放晴,滿園游人穿羅綺,滿城響起簫和笛。花樹得暖晴,彤紅可染;遠(yuǎn)山經(jīng)雨洗,青翠如滴。問江南池館有誰來?來的都是江南客。 烏衣巷,依然如往昔;烏衣事,而今卻難覓。只有年年燕飛來,守著斜日晚煙。抖落掉一春來的塵俗債,悲嘆萬古英雄的蹤跡心中黯然。且對美酒盡興飲,不要將大好時光白拋遣。
南柯子
池水凝新碧,蘭花駐老紅〔1〕。有人獨(dú)倚畫橋東。手把一枝楊柳、系春風(fēng)。 鵲伴游絲墜〔2〕,蜂粘落蕊空。秋千庭院小簾櫳。多少閑情閑緒、雨聲中。
【注釋】
〔1〕 老紅:深紅,殘紅。
〔2〕 伴:一作“絆”,與下文“粘”相對,義較勝。
【譯文】
池水凝聚著新碧,蘭花留駐了深紅。有個人獨(dú)自憑依在畫橋東,手拿一枝楊柳系春風(fēng)。 鳥鵲絆上了游絲墜落,蜜蜂粘走了花蕊枝空。寂靜的秋千庭院,小巧的簾幕窗櫳。有多少閑悶的情緒,都在風(fēng)雨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