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1000字
- 2020-08-27 13:47:04
王嵎
王嵎(?—1182),字季夷。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寓居吳興。紹熙間名士,與陸游、韓元吉唱和。有《北海集》,今佚。
祝英臺近
柳煙濃,花露重,合是醉時候〔1〕。樓倚花梢,長記小垂手〔2〕。誰教釵燕輕分〔3〕,鏡鸞慵舞〔4〕,是孤負(fù)〔5〕,幾番晴晝。 自別后。聞道花底花前,多是兩眉皺。又說新來,比似舊時瘦〔6〕。須知兩意常存,相逢終有〔7〕,莫謾被、春光僝僽〔8〕。
【注釋】
〔1〕 合: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
〔2〕 小垂手:舞名,舞時略垂其手。南朝梁吳均有《小垂手》詩。
〔3〕 釵燕:即燕形釵。古時男女離別時多分釵為兩段。晉袁宏《后漢紀(jì)·靈帝紀(jì)上》:“婦人見去,當(dāng)分釵斷帶。”此僅言離別。
〔4〕 鏡鸞:相傳古時罽賓王得鸞鳥而不鳴,遂聽夫人言,置鏡其前,鸞鳥“睹影而鳴,一奮而絕。”本喻失偶,此僅言離別。
〔5〕 孤負(fù):同“辜負(fù)”。
〔6〕 比似:比起,與……相比。
〔7〕 “須知”兩句:化用宋秦觀《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意。
〔8〕 謾:空,枉。 僝僽(chán zhòu):折磨。宋黃庭堅《宴桃源》:“天氣把人僝僽,落絮游絲時候。”
【譯文】
濃煙罩楊柳,重露濕花朵,正當(dāng)是酩酊沉醉時候。長記得花間有高樓,長記得舞的是小垂手。誰教燕釵輕分別?誰教孤鸞對鏡愁?辜負(fù)了多少麗日和晴晝。 從別后,聽說你花前花下雙眉常皺。又聽說,你近來還比往日瘦。要知道只要兩情專一就能長久,相逢之日終會有。切莫空被這可惱的春光折磨夠。
夜行船〔1〕
曲水濺裙三月二〔2〕。馬如龍,鈿車如水〔3〕。風(fēng)揚游絲〔4〕,日烘晴晝,人共海棠俱醉。 客里光陰難可意〔5〕。掃芳塵、舊游誰記。午夢醒來,不覺小窗人靜,春在賣花聲里〔6〕。
【注釋】
〔1〕 《詞旨》以末句入“警句”。
〔2〕 “曲水”句:“二”似為“三”之誤。舊俗于農(nóng)歷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祓除不祥。又有正月元日至晦日湔裙事(見史達(dá)祖《蝶戀花》注〔7〕)。
〔3〕 “馬如龍”句:形容車馬眾多。語本《后漢書·明德馬皇后》:“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鈿車,雕飾精美的車。
〔4〕 揚:浮揚。
〔5〕 可意:稱心如意。
〔6〕 “春在”句:化用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詩意。
【譯文】
三月初二天,浣裙曲水邊。駿馬如龍游,寶車似水流。風(fēng)揚蛛絲起,暖日烘晴暉,人與海棠花,一時都陶醉。 客中光陰,實在難稱意。掃盡落花,舊游誰能記?午夢初睡醒,只覺得小窗人寂靜,春天還留在賣花的叫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