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2092字
- 2020-08-27 13:47:02
劉仙倫
劉仙倫(生卒不詳),一名儗,字叔儗,號招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布衣終老。有詩名,多新警峭拔之作。與劉過并稱“廬陵二布衣”。工詞。宋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五云:“招山有詩集行世,樂章尤為人所膾炙。”有《招山樂府》。
江神子
東風吹夢落巫山〔1〕。整云鬟〔2〕。卻霜紈〔3〕。雪貌冰膚〔4〕,曾共控雙鸞〔5〕。吹罷玉簫香霧濕,殘月墜,亂峰寒。 解珰回首憶前歡〔6〕。見無緣。恨無端。憔悴蕭郎〔7〕,贏得帶圍寬〔8〕。紅葉不傳天上信〔9〕,空流水,到人間。
【注釋】
〔1〕 “東風”句:用楚王游巫山,夢遇巫山神女事。見戰國楚宋玉《高唐賦》。
〔2〕 云鬟:環形而高聳輕薄的發髻。
〔3〕 霜紈:白絲絹團扇。古時行婚禮時新婦以扇遮面,交拜后去之。
〔4〕 雪貌冰膚: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5〕 “曾共”句:用蕭史弄玉乘鳳成仙典,表明雙方為夫妻關系。鸞,鳳類神鳥。
〔6〕 “解珰”句:化用《韓詩外傳》記鄭交甫遇兩仙女,仙女解佩相贈典。珰,耳飾。
〔7〕 蕭郎:此泛指女子所愛男子。
〔8〕 帶圍寬:用《古詩十九首》“衣帶已日緩”詩意。
〔9〕 “紅葉”句:用“紅葉題詩”典。
【譯文】
東風將夢吹落到巫山。她整理著云鬟,撤去了紈扇。肌膚若冰貌似雪,曾與我、共駕雙鳳鸞。玉簫吹罷,香霧濕綿綿;殘月墜落,亂峰寂寞寒。 回首當日解珰相贈的幽歡。而今相見也無緣,怨恨也無端。蕭郎憔悴,只贏得帶圍漸漸寬。紅葉不傳天上的音信,空有流水,潺潺到人間。
菩薩蠻
效唐人閨怨〔1〕
吹簫人去行云杳〔2〕。香篝繡被都閑了〔3〕。疊損縷金衣〔4〕。伊家渾不知。 冷煙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猶有軟心腸。為他燒夜香。
【注釋】
〔1〕 唐人閨怨:指唐代人寫的女子(或少婦)哀怨思遠的詩作。
〔2〕 “吹簫人”句:合用蕭史弄玉吹簫,及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典,指夫妻離別。
〔3〕 香篝:熏籠。宋周邦彥《花犯·梅花》:“香篝熏素被。”
〔4〕 疊損:因折疊時久而損壞。 縷金衣:用金線縫飾之衣。
【譯文】
可意的那人已遠去,蹤跡杳杳若行云。熏香籠、繡花被都遭冷清。縷金線的衣裳久已疊損,他卻全然不知情。 寒食夜晚煙也冷,梨花樹下淡月明。還有一副軟心腸,為他燒香祈太平。
蝶戀花
小立東風誰共語。碧盡行云,依約蘭皋暮〔1〕。誰問離懷知幾許。一溪流水和煙雨。 媚蕩楊花無著處。才伴春來,忙底隨春去〔2〕。只恐游蜂粘得住。斜陽芳草江頭路。
【注釋】
〔1〕 依約:隱約,仿佛。 蘭皋:生長蘭草的岸地。
〔2〕 忙底:為何急匆匆。忙,急促。底,何,為何。
【譯文】
東風之中短時立,誰能與我共言語?碧云冉冉行已盡,蘭皋隱約日色暮。誰問我離別懷抱有幾許?一溪流水,和著滿天煙雨。 楊花輕薄,全無著身處。才伴春天來,為何匆忙隨春去?只恐怕蜜蜂飛游粘得住,斜陽照落在長滿芳草的江頭路。
一剪梅〔1〕
唱到陽關第四聲〔2〕。香帶輕分。羅帶輕分〔3〕。杏花時節雨紛紛〔4〕。山繞孤村。水繞孤村〔5〕。 更沒心情共酒樽。春衫香滿,空有啼痕。一般離思兩銷魂。馬上黃昏。樓上黃昏〔6〕。
【注釋】
〔1〕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續編》卷一評云:“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劉招山《一剪梅》過拍云:‘杏花時節……’頗能景中寓情。昔人但稱其歇拍三句‘一般離思’云云,未足盡此詞佳勝。”
〔2〕 陽關第四聲: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有“西出陽關無故人”之句,后人用為別離之歌,稱為《陽關曲》,并反復迭唱,稱《陽關三疊》。第四聲,據宋蘇軾《東坡志林》七記載,經三疊后,第四聲為“勸君更盡一杯酒”。唐白居易《對酒》:“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3〕 羅帶輕分:用宋秦觀《滿庭芳》成句。古時夫婦離別,分釵斷帶相贈。
〔4〕 “杏花”句:化用唐杜牧《杏花村》“清明時節雨紛紛……牧童遙指杏花村”詩意。
〔5〕 “山繞”兩句:化用宋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詞意。
〔6〕 一般三句: 《詞旨》以此三句入“警句”。
【譯文】
唱到《陽關》第四聲,輕分羅帶相贈。羅帶輕分相贈。正是杏花開放時節,陰雨又紛紛。群山環繞著孤村,流水環繞著孤村。
再沒心情共對酒樽。春衫上香氣氤氳,空留下斑斑淚痕。一樣的離愁,兩人都消魂:一個在馬上載著黃昏,一個在樓上對著黃昏。
霜天曉角
蛾眉亭〔1〕
倚空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2〕。 暮潮,風正急。酒醒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3〕,青山外〔4〕,遠煙碧。
【注釋】
〔1〕 一般認為這首詞是韓元吉所作。蛾眉亭:在安徽當涂西北牛渚山絕壁上。原箋引《方輿勝覽》:“天門山在當涂縣西南三十里,又名蛾眉,山夾大江,東曰博望,西曰梁山。蛾眉亭在采石山上,望見天門山。”
〔2〕 “天際”兩句: 《方輿勝覽》載,蛾眉亭“壁間有詩曰:‘中分黛色三千尺,不著人間一點愁。’”此化用之。
〔3〕 謫仙:唐詩人李白。李白晚年住在當涂,永王璘兵至,白入幕。后病死于青山。
〔4〕 青山:在當涂南。山北麓有李白墓。
【譯文】
絕壁倚天高聳,直下江底深千尺。遙望天際,仿佛兩條黛色蛾眉,凝聚著愁與恨,幾時到終極? 晚潮起,風正急。酒醒時分聽塞笛。請問謫仙在哪里?青山外,遠空煙自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