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604字
- 2020-08-27 13:47:01
潘牥
潘牥(1204—1246),字庭堅,號紫巖。閩縣(今屬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進士。歷浙西茶鹽司干官,改宣教郎,除太學正,旬日出,通判潭州。卒于官。有《紫巖詞》。
南鄉子〔1〕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空有舊時山共水〔2〕,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3〕。 想見躡飛鸞〔4〕。月下時時認佩環〔5〕。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6〕。折得梅花獨自看〔7〕。
【注釋】
〔1〕 此詞原箋引劉克莊《后村詩話》,題作“鐔津懷舊”,又引《花庵絕妙詞選》,題作“題南劍州妓館”。按: 《后村詩話》云:“‘溪山’句、‘梅花’句,似非憶妓所能當,或亦別有寄托,題或誤耳。而詞致俊雅,故自不同凡艷。”《草堂詩馀正集》評云:“‘閣下溪聲閣外山’句,便已婉摯,況復足‘山水’一句乎?結得凄切。”
〔2〕 空:一本作“惟”。
〔3〕 暮雨朝云:用戰國楚宋玉《高唐賦》記巫山神女自稱“旦為朝云,暮為行雨”典。指相思的女子,也指男女歡愛。
〔4〕 躡:踩、踏,詞中有“乘”之義。 鸞:神話中的鳥,如鳳凰。
〔5〕 認:一本作“整”。 佩環:即環佩,衣帶上的飾物。
〔6〕 更闌:夜深。闌,闌珊。
〔7〕 “折得”句:宋姜夔《疏影》:“想佩環、月下歸來,化作此花幽獨。”此或化用之。
【譯文】
最怕倚欄桿。樓閣下溪聲潺潺,樓閣外青山綿綿。空有這舊時山水,模樣還依然。她卻如暮云朝雨,一去不復返。 想象她此時乘著飛鸞,月下時時可認出她的佩環。月又漸漸落,霜又漸漸下,夜色已闌珊。折來一枝梅花,獨自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