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心亨
前述十余卦,泰半與坎()有關,坎就代表風險。水雷屯,坎險震動,是動乎險中;雷水解,就是動而免乎險;水山蹇,見險能止;澤水困,險以悅;水澤節,悅以行險;水天需,健行遇險,貞吉,利涉大川;天水訟,上剛下險,不利涉大川;地水師,行險而順;風水渙,王假有廟,利涉大川。
坎就是洼陷下去的水坑,世路難行稱坎坷,人立身行事確實充滿了不可測的風險。爻辭中還有所謂坎窞,即坎中坎,重重險難,難以脫身。坎卦()的卦象是上坎下坎,所以《彖傳》稱“重險也”。卦辭云:“有孚。維心亨,行有尚。”遭逢險難,仍得重誠信,《彖傳》稱“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是說不要懷憂喪志,設法調養自己的身心,心里坦蕩無礙。“行有尚”,能做到前面兩點,往前奮斗就有脫險的希望。前兩年,臺灣地區流行林強一首歌曲,詞云“啥米攏莫驚,向前行”,就唱出坎卦的意境。
坎卦上六爻辭云:“系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兇。”被人用繩索五花大綁,丟到荊棘叢中,刺得遍體鱗傷,多年也擺脫不了,當然大兇。我去年徘徊歧路時,占到此爻,看了爻辭,真是頭皮發炸,頻頻苦笑。再占如此險境可有善解生門?復得節卦九五:“甘節,吉。往有尚。”以節約渡險,甘之若飴,正是坎卦“維心亨”之意。不憂不懼,篤志前行,環境雖苫,也不以為意了。
坎卦《大象傳》:“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惡水蜂擁而至,險關接連不斷,君子身處危境,仍然心思不亂,該做的照樣做,該學的照樣學。孟子說“動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進德修業,回歸基本面去思考問題,鍛煉心志,往往是解決難關最好的方式。
坎卦之前是大過卦()。卦象為中間四陽爻緊密相連,強健過甚,上下兩陰爻勢孤力單,虛弱不堪,顯得很不平衡。卦辭云:“棟橈,利有攸往,亨。”卦形就像根棟梁,中間載重過甚,兩端脆弱不堪負荷,壓得都變彎了。《彖傳》云:“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陽大陰小,大過就是陽爻過多、剛堅過甚;本末就是指初六、上六二陰爻,兩端柔弱。“剛過而中,巽而說行,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棟梁彎曲,組織面臨崩潰,即是因為陽剛過甚,要解這個局,就得巽順和悅以行事。上卦兌悅,下卦巽順,顯示對癥下藥之方,能做到,則往前奮斗就有希望,可獲亨通。
大過這個卦很有意思,一方面危險得不得了,一方面又提示往前奮斗有亨通希望,關鍵就在當局者的修養及魄力。《大象傳》云:“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組織快要覆亡,伙伴分道揚鑣,領導人卻不憂不懼,咬牙承受一切,面對問題默思解決之法。這是非常人的擔當,正好對付大過這非常時期的艱險與苦難。“大者過也”,除指陽剛過甚外,也蘊含領導人沖得過火,“萬方有難,罪在朕躬”之意。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毅然扛起無限責任的十字架,走荊棘滿地的苦路。
《雜卦傳》云:“大過,顛也。”九三爻辭:“棟橈,兇。”上六爻辭:“過涉滅頂,兇。”大過的卦形又有棺槨之象,《系辭下傳》“制器尚象”一章中有說明。漢朝時人以大過為死卦,在闡明了大過的非常兇險。占卦遇此,先掂量自己是塊什么材料,若無膽識魄力,以及化剛為柔的涵養功夫,則多半過不了關。
一般人遇險則止,豪杰之士履險如夷。履卦()是專講實踐的,卦象為上剛下悅,外剛內悅。卦辭云:“履虎尾,不咥人,亨。”踩在老虎尾巴上,是多么危險的事,卻不會被老虎咬,這是何等能耐!一般說伴君如伴虎,乾卦九四寫盡細膩之情,躍躍欲試的尷尬與風險,仍不如履卦的光明磊落,坦蕩無礙。《彖傳》云:“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曾子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九四爻辭云:“履虎尾,愬愬終吉。”踩老虎尾巴,藝高膽大,還是得全神戒備,才有好下場。
《系辭下傳》第七章云:“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接著舉了九個卦,以闡釋處憂患的德行,第一個便是“履,德之基也”,敦篤實踐是一切德行的基礎,《易經》不尚空談。“履,和而至”,履卦的特色,是心平氣和一步一步地走,不怕慢只怕站,不貪功躁進,不雷厲鋪張,有點像龜與兔賽跑一樣,終究達到目的。“履以和行”,其實蘊含了很深刻的處世智慧,履虎尾得以無咎,秘訣即在此。
初九爻辭云:“素履,往無咎。”《小象》云:“素履之往,獨行愿也。”“素履”,就是《中庸》上素位而行的觀念,我們在第二章中,討論權變與時中時提過。“素”就是質樸,不花哨,該干啥就干啥。九二爻辭云:“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小象》云:“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我個人很喜歡其中意境,曾請懂書法的朋友寫了一幅,裝裱于辦公桌后壁,以為立身行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