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利艱貞:反敗為勝的危機管理

掃一掃,進入課程
“反敗為勝”是美國汽車業巨子艾柯卡自傳中譯本的書名,數年前出版時,在臺灣地區造成風行。艾氏在54歲的壯齡,人生事業應全美排名第三的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之聘,擔當振衰起敝的經營重責。往后數年里,他歷盡人情的冷暖、商場競爭的現實和殘酷,不斷忍辱精進,使盡渾身解數,在成本嚴控、爭取融資及暢銷新產品開發上,數管齊下,最后終于突破萬難,創造了眾所矚目的奇跡。有好事者倡言,他可問鼎白宮,重振美國魂。
美國人似乎有崇拜英雄的癖性。數年前,海灣戰爭大獲全勝的聯軍統帥施瓦茨科普夫,衣錦還鄉后除了出版回憶錄,賺得數百萬美金版稅外,也有人認為他可以競選美國總統。其實,大戰英雄與商場悍將未必適合從政。不同領域須具備不同的專業素養,更何況政治一途有其特殊性。中國有句老話:“萬般不與政事同。”頗道出個中三昧。
再者,艾氏的反敗為勝已經成為歷史。眾所周知,這幾年美國的汽車工業大走下坡,克萊斯勒在曇花一現后,又陷于經營的泥沼。固然有大環境的不利因素,但艾氏在成功后志得意滿,多角化策略失當,也是難以卸責。這就涉及人生處逆境和處順境都須謹慎的道理,反敗為勝至為艱難,反勝為敗卻太容易。如今,艾柯卡已正式鞠躬下臺,人間的教訓真是永無止境。卷土重來,二度反敗為勝,已經確定毫無機會。
無論如何,克萊斯勒大反攻的那段經驗,仍然相當寶貴,旋乾轉坤,化危機為轉機,也是建功立業必須練達的功夫。世事如潮,浪花淘盡英雄,前行者俱往矣,后繼者卻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