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易經與現代生活
  • 劉君祖
  • 1345字
  • 2020-08-26 18:17:48

趨吉避兇

往下,我們來看看《易經》有什么用處。或者說,要怎樣運用《易經》。《論語》上記載孔子的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大概是《易經》最平實的效用。學了《易經》,可以讓人不再犯重大的過錯,這表示還是小過不斷——因為時中之道的拿捏甚難。值得注意的是,五十以學《易》和五十而知天命的關聯。“天命之謂性”,學《易》會對天人性命有重大體悟,積漸以往,可臻“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連小過都免了。五十以學《易》,不是說孔子五十歲才開始讀《易經》,而是五十歲時各方歷練已深,在社會上碰得鼻青臉腫,再回頭來看《易經》,恍然大悟而發的感嘆——早知有這種高招,以前就不會那樣做了……

《史記》上載述,孔子晚而喜《易》,讀《易》至“韋編三絕”。韋是牛皮,韋編是古代竹簡穿孔捆扎的牛皮繩,等于是現代圖書的裝訂線。孔子讀《易》很用功,前后來回翻閱查證,把書都翻破了,牛皮繩斷了好多次,竹簡散了又裝,裝了又散。前面五十以學《易》那段話,在《史記》上的記載則是:“若是,我于《易》則彬彬矣!”彬彬是文質彬彬,即融貫配合得很好,知行合一的意思。在社會上有實際奮斗經驗、飽歷憂患的人,讀起《易經》來感受肯定不同。孔子認為多給他數年時間,好好參研易理,再做事出手又會不同。易學的可貴,不在乎那幾本破書,學究冬烘也于世道無補,而在于徹底實踐易理于生活中,讓身心確實受益。

《系辭上傳》說,《易經》至少有四種用處:“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制器尚象,是說從易象中可以得到靈感,產生許多創造發明。中國科技史的研究,近年來也以此為一項探討主題。一言一行,尊奉易理的指示,顯然是義理之學的路數。辭變象占中,最神秘和引人注目的,恐怕還是占卜算卦。《易經》的魅力,對大多數人來說,仍是指點迷津。這點毋庸諱言,也不必排拒。

“極數知來之謂占”,易理術數推演精通到極致,且看《系辭上傳》活靈活現的描述:“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一個人將要采取行動前,為了確認何種行動正確,提出心中的疑難。易理如響斯應般給出解答。不論所問的事情多遠多近,多幽隱深微,都能切中肯綮,讓人充分了解事情未來的走向。不是天下最精密的學問,怎么可能達到這種地步呢?

“受命如向”的“向”,除了如響斯應、對答如流外,還有雙方面對面坦誠溝通之意。《易經》就像個可說體己話的老朋友,傾聽你的疑難,幫你做分析,然后提出建言。有如明鏡高懸,絕對公正客觀。《禮記·學記》里講:“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后盡其事。”《易》卦的天人問答,互動交感,與此相似,愈重大的疑難,獲得的解答往往愈精彩。

光看《系辭上傳》的推崇,即可見一斑:“《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天地之道、幽明之故、死生之說、鬼神之情狀,除了宗教外,世間一般學問是存而不論的。《易經》真有這種通天徹地之能嗎?

《易》卦能在中國行之數千年,一定有其顛撲不破的道理。相關的法門和心得,往后談占卜時再講,這里先點出一些重要的觀念,讓大家知道分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闻喜县| 宕昌县| 渭南市| 融水| 乌什县| 赞皇县| 湾仔区| 大姚县| 台前县| 黑龙江省| 西乌珠穆沁旗| 峨边| 新沂市| 云梦县| 南平市| 铜鼓县| 弥勒县| 巩义市| 凤城市| 邵东县| 米林县| 泰和县| 都江堰市| 安溪县| 昂仁县| 泰来县| 栾川县| 杭锦后旗| 京山县| 宜兰县| 丽水市| 东海县| 浦东新区| 萍乡市| 衡东县| 十堰市| 郸城县| 九龙坡区| 耒阳市| 信丰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