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愊[1]
維愊既同[2]
維體既逢
朱芾蛻地
棄捐金舄[3]
股肱駢駢
惺惺淵淵[4]
二牡孔阜
既駕不猗[5]
不失其馳
樂也融融[6]
舍矢如破
樂也泄泄[7]
蕭蕭馬鳴
旒旒旆旌[8]
[1]見《小雅·車攻》。
[2]愊(bì),至誠。唐順之《陸慎齋先生壽序》:“先生志行愊實(shí),其取與有狷士之節(jié)。”
[3]朱芾(fú),紅色蔽膝。蛻(tuì),脫舍。李紳《泛五湖》:“范子蛻冠履,扁舟逸霄漢。棄捐,拋棄。高適《行路難》:“黃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舄(xì),有雙層底的鞋子。
[4]股肱,大腿與胳膊。《書·說令下》:“股肱惟人,良臣惟圣。”駢駢,繁盛貌。歐陽詹《回鸞賦》:“振振駢駢,殷殷闐闐。”惺惺,清醒貌。陸游《不寐》:“困睫日中常欲閉,夜闌枕山卻惺惺。”淵淵,深邃貌。《莊子·知北游》:“淵淵乎其若海,巍巍乎其終則復(fù)始也。”
[5]孔,甚也。阜(fù),高大健碩。猗,通“倚”,偏差。
[6]馳,馳驅(qū)之法。融融,和樂貌。《左傳·隱公元年》:“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7]舍矢,放箭。如,而。破,射中。泄泄(yì),和樂貌。《左傳·隱公元年》:“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8]旒(liú),旌旗懸垂的飾物。旆旌,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