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彼[1]
汜彼南海
言見潰溷[2]
赫赫赤宸
民具爾傾[3]
鞫讻大戾
式抈斯土[4]
逆心如惔
徒噪莠聞[5]
亂靡有定
事在宸[6]
誰秉國成
君子威臨[7]
制克為政
先智懿引[8]
[1]見《小雅·節南山》。
[2]汜(sì),江水分流后又匯合。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曲汜薄停旅,通川絕行舟。”溷(hūn),污濁,污物。
[3]宸(chén),北極星所居,帝王之代稱。民具爾傾,即民具傾爾。具,通“俱”。傾,臣服。
[4]鞫(jū),窮,極。讻,兇咎,禍亂。式,用也。抈,同“月”。
[5]惔,通“炎”,火燒。徒,徒眾。《書·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寔繁有徒。”莠,田間雜草,生禾粟下,似禾非禾,秀而不實。《書·仲虺之誥》:“若畝之有莠,若粟之有秕。”
[6]靡,無也。定,止也。,同“勘”,伐也。
[7]秉,主持。《漢書·孫光傳》:“君秉社稷之重,總百僚之任。”《國語·晉語》:“濟且秉成,必霸諸侯。”君子,貴族男子。威,尊。
[8]懿,美,美德。班固《幽通賦》:“懿前烈之純淑兮,窮與達其必濟。”顧炎武《贈孫徵君奇逢》:“微言垂舊學,懿德本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