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概論(第2版)
- 高功步
- 4067字
- 2020-08-28 16:34:14
1.1 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
1.1.1 電子商務產生的背景
1.電子商務產生與發展的動力
(1)市場競爭的壓力
電子商務產生與發展的動力首先來自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之間必須按照“優勝劣汰”的法則相互進行競爭,只有那些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在市場獲得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企業的競爭優勢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更優質的服務;二是更低的成本。而提高服務質量和降低運營成本的主要途徑就是技術進步。因此,企業不斷地尋求新的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企業的經營與管理過程。而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為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和降低運營成本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企業的業務流程得到優化,經營管理效率得到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得以大大提升,同時也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生產和銷售成本。因此,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商務很快被廣大企業應用于企業的運營與管理過程,從而導致了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2)經濟全球化的促進
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為一個整體的歷史過程。最近一次的經濟全球化浪潮發生在20世紀的后半期,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相互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密切。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之后,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各國之間經濟的相互融合日益深入。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導致各種生產要素,以及產品、服務等流動的地域不斷擴大,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相對于國內的商務活動,國際商務活動中所受到的制約因素更多,信息的傳遞與溝通面臨的障礙更大,交易成本高的問題更加突出。為了突破由于地域與國家的不同所帶來的各種障礙,降低在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交易成本,提高國際經濟交往的效率,促使人們將電子及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于國際經濟事務中。因此,經濟全球化對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3)各國政府的重視與推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國政府已經開始認識到信息化、網絡化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并把電子商務的發展作為實現國民經濟信息化、提高國家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內容而加以推動和支持。自1997年歐盟發布《歐洲電子商務協議》、美國隨后發布《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以后,電子商務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許多國家的政府都制定了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規劃,加大了對信息基礎設施的投入,制定了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同時,政府也開始加入到電子商務的行列,積極推行電子政府和電子政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可以說,各國政府對電子商務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對電子商務在世界范圍得以蓬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電子商務產生與發展的條件
(1)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
在20世紀所有的新技術中,計算機技術無疑是最偉大的發明,它是現代技術中的核心技術。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當然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如果沒有計算機的發展并將其應用于商務活動,也就不可能有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計算機自1946年誕生以來,經歷了五代發展過程。從最早的電子管計算機,到后來的晶體管計算機和集成電路計算機,直至今天的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和并行處理(多CPU)計算機,計算機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計算機的處理速度越來越快,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價格越來越低,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2)互聯網的普及和成熟
電子商務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單個計算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只有當不同的計算機相互連接成為網絡時,計算機的作用才真正得到充分的體現。因此,各種計算機網絡,特別是國際互聯網(Internet)的產生與發展,是電子商務產生與發展的又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國際互聯網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從80年代以來,互聯網走向成熟并開始廣泛普及。由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和信息資源網絡構成的全球互聯網絡,已經把分布在各地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逐步實現了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共享。由于互聯網逐漸成為全球通信與交易的媒體,其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點使其成為新的商務工具,而全球上網用戶呈幾何級數增長的趨勢,形成巨大的虛擬市場,這些變化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3)網絡支付手段的發展
完整的電子商務不僅要在網上進行交易,通過網絡傳遞訂單和交易信息,實現商流的信息化和網絡化,還要通過網絡來進行支付和結算,實現資金流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各種網絡支付工具和手段的支持。
隨著金融電子化和網絡化的發展,各種電子支付工具逐漸普及。特別是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優點,已經成為人們消費支付的重要手段,并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計算機網絡支付與結算系統,使網上支付與結算成為可能。這就為電子商務中資金流的電子化和網絡化提供了重要手段。
(4)電子交易安全水平的提高
電子商務能否為廣大企業和消費者所接受,不僅取決于這種新的交易方式的便利性,還取決于這種交易方式的安全性。只有在交易安全能夠得到充分保障的情況下,電子商務才能夠得到推廣與普及,并成為占主導地位的交易方式。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安全的交易環境作為保障。鑒于這個原因,網絡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并在網絡安全技術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隨著網絡安全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1997年,關于電子商務安全的電子安全交易協議(Secure Electronic Transfer Protocol,SET)正式出臺,得到大多數廠商的認可和支持,并得到迅速的推廣。該協議的執行使網絡上的交易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電子商務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安全保障。
1.1.2 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
1.基于電子數據交換的電子商務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人類利用電子通信的方式進行貿易活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了。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就開始了用電報報文發送商務文件;70年代,人們又普遍采用方便、快捷的傳真機來替代電報,但是由于傳真文件是通過紙面打印來傳遞和管理信息的,不能將信息直接轉入信息系統,因此人們開始采用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來進行企業間商務數據和信息的傳遞,這也就是電子商務的雛形。
EDI是將業務文件按一個公認的標準從一臺計算機傳輸到另一臺計算機上的電子傳輸方法。EDI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產生于美國,當時的貿易商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各類商務文件的時候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臺計算機中的數據,其70%是來源于另一臺計算機輸出的文件。由于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開始嘗試在貿易伙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于是EDI應運而生。由于EDI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將其稱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
2.基于互聯網的電子商務
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數EDI都不通過互聯網,而是通過租用的計算機線路在專用網絡上實現的,這類專用的網絡被稱為增值網(Value-Added Network,VAN),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安全問題。但由于使用VAN的費用很高,僅大型企業才會使用,因此限制了基于EDI的電子商務應用范圍的擴大。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開始走向成熟并迅速得到普及,逐步地從大學、科研機構走向企業和百姓家庭,其功能也已從信息共享演變為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從1991年起,一直排斥在互聯網之外的商業貿易活動正式進入這個新的領域,它使電子商務成為互聯網應用的最大熱點。隨著互聯網安全性的日益提高,作為一個費用更低、覆蓋面更廣、服務更好的系統,互聯網逐步替代增值網而成為EDI的硬件載體,因此有人把通過互聯網實現的EDI直接稱為InternetEDI,即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數據交換。這一轉變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已經形成,電子商務從少數大企業的專利轉變為所有企業都可能采用的新型商務模式和工具。
3.基于物聯網與移動平臺的電子商務
邁入21世紀,新興的移動電子商務嶄露頭角,以新的交易方式改善著人們的生活。特別是近年來物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完善地結合,嵌入電子商務庫存、物流、支付、產品質量管理等整體流程,在提升移動電子商務整體水平的同時,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利用RFID射頻芯片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自如地開展衣食住行、購物娛樂和商務談判。物聯網技術憑借其提升自動化處理方面的天然優勢,能有效地改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電子商務開啟物聯新時代。
特別是當RFID物聯網智能芯片被植入手機后,通信和支付結合,現場支付、小額支付成為現實。當通過通信的作用把智能射頻支付卡同時擴展到公交地鐵、電子門票、門禁、身份識別、會員卡、優惠券等,演變為支付卡、民生卡、商務卡等多卡合一時,也就真正進入了移動電子商務的時代。
4.基于地理位置服務的移動電子商務
地理位置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簡稱LBS)指通過電信運營商的移動通信網絡,采用GPS、基站等相關定位技術,結合地理信息系統(GIS),通過手機終端,確定手機用戶實際位置信息,以短信、彩信、語音、網頁以及客戶端軟件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的地理位置信息服務、社交網絡服務。國外移動電子商務的運營者如Foursquare和Shopkick利用用戶獨有的移動特性,引入LBS技術,依據用戶的位置(地點)信息推出了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業務。當用戶向系統登記其位置(地點)時,不但可以獲得積分,還可以根據用戶累計的積分及用戶所在的位置得到業務系統推送的各類優惠券、折扣編碼、代金券。因為LBS等定位技術的引入,商戶可與應用提供商合作,向進入目標位置(地點)范圍內的特定人群推送廣告,快速地鎖定目標人群進行營銷,并通過短信、二維碼等多種方式發送優惠券、代金券及廣告信息。
國內一些新興移動電子商務運營者如移動中國網等也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開發出了適用于中國的LBS技術,依據用戶的位置(地點)信息推出了有針對性的電子商務業務。
LBS技術的引入,使用戶的搜索成本大為降低。它不僅為用戶帶來了更低的商品折扣,也使用戶真切地體驗到了移動電子商務帶來的優惠,提升了用戶體驗;LBS技術也使商戶更快地鎖定目標人群,進行針對性營銷;對于移動電子商務運營商,因為LBS技術不僅帶來了廣告收入,還可以向商家提供流量分析工具而贏利。可以預見,隨著移動電子商務業務的不斷發展,LBS技術將在更多的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為產業鏈中的各參與方帶來意想不到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