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煉丹家們

一開始,煉丹術士為了成仙,想直接服食自然的金銀,不過人的胃腸無論如何也承受不起這么“貴重”的東西,很多人為此送了命。后來他們變聰明了,想到將金銀變成液體、金粉等,認為這樣可以處理掉金銀的毒性。他們有的用刀切,有的用石乳跟黃金一起研磨,有的將丹砂跟銀粒一起搗碎……各種方法都試了,但都沒用。多虧了一位高人狐剛子,他讓眾人的“夢想”終于照進現實。

狐剛子是東漢末年的一位煉丹家,他曾潛心鉆研,在煉丹實驗方面有了重大進展,比如在具體方法和操作上,彌補了魏伯陽的不足,他的《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是目前流傳下來最早、最完整的煉丹法訣,內容也很容易理解。

民國時《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影印本

到了魏晉時期,魏武帝曹操曾對民間道教和巫師活動進行管制,并進行防范和打擊,但是人們對成仙“初心不改”,煉丹術在艱難的環境中發展著。東晉后期,煉丹術打開了局面,很多技藝達到了新的高度。這一時期,我國古代最著名、影響力最大的煉丹術集大成者出現了,他就是葛洪。他寫的《抱樸子·內篇》對煉丹養生方術做了系統性的總結,成了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其中《金丹》《仙藥》《黃白》三篇是我國煉丹術最完整的著作。

不過葛洪雖然成就非凡,也逃不開他所處時代的局限。他對煉丹術過分樂觀,認為“神仙可成”,人能長生不老;同時他的煉丹著作里也有大量迷信和糟粕成分,比如認為煉丹需要鬼神保佑,入山要選良辰吉日,不然會招來禍害等。他在《黃白》中還記錄道:“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主張以人力反天命,改造自然,信奉長生不老是“自然而然”。據說葛洪為了攀登懸崖采藥,還試制過飛行交通工具,想用木制旋翼旋轉產生升力,把人送到空中。這恐怕是世界上關于螺旋槳最早的記載。

古代“毒”品——五石散

五石散其實本來是東漢名醫張仲景先研制的,最開始主要用來治療傷寒。何晏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于是藥品變成了毒品。五石散的基本原料有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等,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寒食散,因為人吃了以后,必須吃冷的食物來幫助身體散熱,還要洗冷水浴、散步、穿薄的衣服等,才能把藥性散發出來。服用后也很容易上癮,還會使人感到亢奮,燥熱。現代研究發現,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主要在于煉五石散時要用到有毒性的砷化物:雄黃(硫化砷)或毒砂(砷黃鐵礦石),經過火煉,兩種物質會轉化為更毒的砒霜。

王獻之《靜息帖》中提到的磐石的主要成分是砷硫化鐵,其熱毒之性不減砒石,所含之砷有原漿毒作用,能麻痹毛細血管,造成心、肝、腎等多器官損害,故內服宜慎之又慎。

砷化物有劇毒,但是在煉丹過程中,砷化物不斷耗損,所以最后的成品含砷量不算太高,短期少量服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神經;但是長期大量服用,就成了毒品,導致消化功能下降,皮膚開始變干,出疹子,甚至皮膚潰爛。之后神經系統被損害,人經常處于“恍惚”狀態,沒有知覺。這些都是慢性中毒的表現。如果是急性中毒,很容易導致死亡。

魏晉時期還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嗑藥”第一人,魏晉玄學創始人之一——何晏,他是第一個服食五石散的人。據他說“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覺神明開朗”,身體微微發熱,有飄飄欲仙的感覺——跟毒品有相同的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當時的學者皇甫謐還添油加醋,說五石散還能壯陽,“服五石散體力轉強”,一時間士大夫們紛紛效仿,掀起了魏晉時期的服食風潮。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也曾拜師學過煉丹,還“共修服食,采藥石不遠千里”,以至服散之風經歷了五六百年,影響到以后的很多朝代,道教和煉丹也因此結下不解之緣。

王羲之長期服用五石散,身體越來越差。他在和親友往還的尺牘中多次提及,如《夜來腹痛帖》:“吾夜來腹痛,不堪見卿,甚恨。”

到了南北朝時期,煉丹術處于低潮。不過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就是南朝的道士陶弘景,他開創了道教上清派茅山宗,是繼葛洪之后最富煉丹經驗、影響極大的實踐家,他促進了本草學與煉丹知識的融合,比如寫就了《本草經集注》,這為唐朝及后世煉丹術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虎林市| 团风县| 万安县| 奎屯市| 东宁县| 恩施市| 拜城县| 南昌市| 隆昌县| 乌兰察布市| 武宁县| 华安县| 加查县| 开封市| 柘城县| 山东省| 射洪县| 乐山市| 论坛| 沙湾县| 凉城县| 益阳市| 嘉禾县| 乌拉特后旗| 滕州市| 紫阳县| 乌苏市| 鄂州市| 乌拉特后旗| 佛山市| 土默特左旗| 奈曼旗| 吴川市| 花莲市| 长乐市| 静乐县| 华池县| 游戏| 延庆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