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貨幣未來:從金本位到區塊鏈
- (黎巴嫩)賽費迪安·阿莫斯
- 1327字
- 2020-08-20 18:07:45
第三章 貨幣金屬
隨著人類生產的技術能力不斷進步,我們對金屬和商品的使用也在增加。很多金屬開始被大量生產,需求的增加也使它們獲得了很高的適銷性,使它們可以被用作貨幣媒介。這些金屬較高的密度和價值使它們比牲畜和鹽更易于移動,使它們具備較高的空間上的適銷性。早期,生產金屬并不容易,因此難以快速增加供給,這給了金屬較好的時間上的適銷性。
由于耐久性和其他物理性質的差異,以及在地球上豐度的不同,有些金屬比其他金屬更有價值。例如鐵和銅,由于其豐度相對較高和易被腐蝕的特性,開采數量不斷增加。不斷增加的新增產量會使現有存量相形見絀,從而減少它們所代表的價值。這一類金屬貨幣最終會獲得較低的市場價值,用于小額的交易。與之相反,像金銀這些稀有金屬,具有更長的耐久性,更加不容易被腐蝕或者毀壞,這些屬性使它們具備更好的時間上的適銷性,可以用作長期的價值儲存工具。尤其是黃金,幾乎堅不可摧,使人們存儲的價值在代際傳承,從而讓我們在發展中獲得更加長遠的視野。
最初,買賣過程中貨幣金屬代表的價值是根據重量來衡量的,之后,隨著冶金術的發展,這些金屬可以被鑄造成外形統一的硬幣并在上面標識重量,這種做法節省了每次交易時不得不稱重并評估價值的步驟,使貨幣金屬獲得了更好的適銷性。三種曾被廣泛用作貨幣的金屬是金、銀和銅,在大約2500年的時間里,它們是主要的貨幣形式,從希臘克洛伊索斯(呂底亞王國最后一位國王)最早開始鑄造金幣的記載開始,一直到20世紀早期。由于金幣可以歷經歲月,免于腐朽和毀壞,它在時間上的適銷性最好;同時,由于金幣可以用較小的重量代表較大的價值,便于運輸,它在空間上的適銷性也是最好的。換個角度看,銀幣則在價值尺度的適銷性上有最好的表現,相對于金幣來說,單位重量的銀幣代表的價值更低,因此銀幣適宜作為小額交易的交易中介。銅幣則用于更小額的交易。通過將價值標準化為易于識別的單位,金屬貨幣可以創造更大的市場,增加專業分工,促進全球貿易。然而,作為當時技術條件下最好的貨幣系統,金屬貨幣也存在兩個缺點:第一,兩三種作為貨幣本位的金屬,長期來看,會由于供給和需求的變化產生價格起伏,進而產生經濟問題,尤其是會給這些貨幣的持有者帶來困擾,典型如銀幣,就由于產量的增加和需求的減少,經歷了自身價值的下降;第二,更嚴重的缺點是,政府和私鑄錢幣的人有可能(事實上經常)降低這些金屬貨幣中貴金屬的含量,因此,部分購買力就偷偷被讓渡給了政府或私鑄方,錢幣的價值也就隨之下降。金屬貨幣中金屬含量的減少損害了貨幣的純度和健全性。
到了19世紀,由于現代銀行業的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使用以銀行或者央行金庫中的黃金為擔保的紙幣進行交易。這使基于黃金的交易可以在任何價值尺度上實現,于是白銀作為貨幣角色的需求被降低了,所有基礎的貨幣適銷性特征匯聚于金本位制度?;谝允袌鰹榛A的健全貨幣選擇,金本位把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結合在一起,隨之帶來了空前的全球資本積累和貿易。然而,悲劇性的缺陷在于,黃金逐步集中于銀行,然后是中央銀行的金庫中,因此,銀行可以伺機增加貨幣供給,讓紙幣的發行量超過銀行的黃金持有量,這種超發造成了貨幣貶值,并偷偷將一部分價值從紙幣的持有人手中轉移到了政府和銀行。
[1] Nick Szabo,Shelling Out:The Origins of Money(2002).Available at http://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