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原始貨幣

我所知的歷史上出現過的貨幣形式中,與比特幣的運行機制最為相像的是雅浦島上古老的石幣系統。雅浦島是位于西太平洋上的小島,當前屬于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了解這種由石灰巖制成的圓形大石頭如何行使了貨幣的職能,有助于理解我們將在第八章講述的比特幣的運行機制。了解雅浦島石幣失去其貨幣角色的故事,則會讓我們學到重要一課:貨幣硬度不足之后,將如何失去其貨幣地位。

行使貨幣職能的雅浦島石幣呈圓形,中間有孔,規格多樣,較大的重達4噸。由于雅浦島上并不出產石灰巖,這些石頭并非產自本地,所有的雅浦島石幣都來自鄰近的帕勞或關島。石幣的美麗和稀有使它們在雅浦島人心中變得可愛和珍貴。獲取石幣是困難的,采石以及之后用木筏或獨木舟將它們運到島上等過程充滿了艱辛。有些石幣需要數以百計的人運送。一旦到達雅浦島,它們就被放置在顯眼的位置,以確保每個人都能看到。不需移動它,石幣的擁有者就能行使其支付職能:所需要的是石幣的擁有者向全體島民宣布石幣的擁有權轉移到了下一個人而已。所有的島民都會知道石幣所有權的轉移,新的接收者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再次使用這塊石幣進行支付。偷走石幣是沒有用的,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它的所有權。

在長達數百年甚至可能上千年的時間里,這一貨幣系統對雅浦島人來說都很實用。石幣不移動,卻擁有空間上的適銷性,人們可以用它們在島上任意一個地方進行支付。石幣有大有小,同時,每次不是必須使用整塊石幣,也可以只使用石幣的一部分,這就提供了價值尺度上的適銷性。這些石幣并不產自本地,在帕勞開采并將它們運送過來非常不容易,這種高企的難度和成本保證了幾百年來石幣在時間上的適銷性,同時這也意味著在任一時間看來,現存的石幣數量都遠遠大于新石幣的供應量,這也使人們樂于接受以石幣的形式進行支付。換句話說,石幣具有很高的存量-增量比,不管多么渴望,任何人都很難通過運來新的石頭擴大石幣的供應量。或者,至少可以說,在1871年之前這種情況都是成立的。1871年,一位名叫大衛·奧基弗(David O’Keefe)的愛爾蘭裔美國船長在雅浦島海灘失事并被當地人救起。 基于奧基弗的故事,Laurence Klingman和Gerald Green在1952年創作了小說《奧基弗殿下》(His Majesty O’Keefe),并在1954年被改編為伯特·蘭卡斯特主演的同名好萊塢電影。

奧基弗在島上發現一個商機,準備從當地收購椰子,然后轉賣給椰子油生產商。然而,雅浦島人非常滿意他們既有的熱帶天堂般的生活,并且對他們來說,奧基弗支付給他們的任何異域貨幣都在當地派不上用場。因此,奧基弗無法雇到當地人為他工作。但奧基弗沒有就此放棄,他來到中國香港,采購了大船和炸藥,然后又來到帕勞,在帕勞使用炸藥和現代工具開采石幣,然后將這些石幣運到雅浦島,向當地人展示這些石幣并用它們購買椰子。與奧基弗的預期不盡相同的是,島民們并不樂于接受他的石幣,當地的首領也禁止人們為奧基弗工作,稱奧基弗的石幣得來太過容易,沒有價值,只有按照傳統方式開采的、凝結了雅浦島人血汗的石幣,才是被雅浦島接受的貨幣。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同意這種主張,向奧基弗供應了他尋求的椰子。奧基弗的活動給雅浦島帶來了沖突,也帶來了之后石幣貨幣生命的終結。今天,石幣在雅浦島上只作為一種儀式和文化角色,現代政府貨幣是島民們最普遍使用的貨幣媒介。

奧基弗的故事有很強的象征意義,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到來,奧基弗不過是湊巧地給雅浦島石幣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終結。一旦現代工具和工業能力到達此地,相比以前,石幣的生產成本就會不可避免地大幅降低。這時就會出現很多“奧基弗”,他們可能是外國人也可能是本地人,他們會給雅浦島帶來前所未有的新石幣供應量。在現代技術的作用下,石幣的存量-增量比會出現戲劇性的降低:每年生產大量新的石幣,顯著降低島上現存石幣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石幣失去了適銷性,并且伴隨著這個過程,失去了交易中介的功能。

在每一種貨幣形式失去貨幣地位的過程中,細節會有所不同,但內在的存量-增量比的下降都是相同的。在本書寫就的當下,這一幕正在委內瑞拉貨幣玻利瓦爾身上發生。

還有一個相似的故事,西非地區曾有幾百年將玻璃珠用作貨幣。這些珠子在西非的歷史并沒有被完全搞清楚,有人說它們是由隕石制成的,又或者是來自埃及和腓尼基商人。我們唯一確切知道的是,在玻璃制造昂貴且罕見的地區,這些珠子是珍貴的,獲得了很高的存量-增量比,使它們獲得了時間上的適銷性。這些小而珍貴的珠子也具備價值尺度上的易售性,它們可被制成鎖鏈、項鏈或手鐲。由于便于攜帶,它們還具備空間上的適銷性。但這種貨幣遠稱不上完美,因為同時存在多種不同的珠子,沒有標準單位。與此相對的是,在歐洲,玻璃珠并不昂貴也不承擔貨幣的角色。這時在歐洲,玻璃制造技術廣為擴散,只要玻璃珠被用作貨幣單位,生產者就可以讓它們在市場上泛濫,換句話說,玻璃珠的存量-增量比很低。

歐洲的探險家和商人在16世紀造訪西非的時候,他們注意到玻璃珠在當地的高價值,因此開始大量從歐洲進口玻璃珠。接下來的故事就與奧基弗的故事相似了,區別只是玻璃珠的個頭更小,西非的人口規模更大。這是一個更緩慢、更隱蔽的過程,產生了更大更加悲劇性的結果。緩慢而穩定地,歐洲人用很少的錢買到非洲很多珍貴的資源, 為了最大化收益,歐洲人常常在船上裝大量的珠子,在航行中這些珠子還可以起到穩定船只的作用。歐洲對非洲的入侵慢慢地將玻璃珠由硬通貨變為軟通貨,摧毀了它的適銷性,逐漸腐蝕了非洲人手里玻璃珠的購買力,將非洲人的財富逐步轉移到可以輕易獲得玻璃珠的歐洲人手中,使他們陷入貧困。后來,由于在從非洲到歐洲和北美洲的奴隸貿易中扮演的角色,這些玻璃珠更以奴隸珠子之名為人所知。貨幣媒介在價值上一次性的快速崩潰是悲劇性的,但它至少可以快速結束,持有這些貨幣的人還可以重新使用新的貨幣進行交易、儲蓄和規劃未來。貨幣價值的緩慢失血會持續地將其持有者的財富轉移到可以用低廉的成本生產這種貨幣的人手中。在本書后面的部分討論政府貨幣的健全性時,請讀者牢記這一點。

從北美、非洲到亞洲,貝殼是另外一種曾經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廣泛使用的貨幣媒介。歷史記錄顯示,最具適銷性的貝殼通常是那些更稀有和更難找到的,因為相比容易找到的貝殼,這種貝殼能夠更好地存儲價值。 Nick Szabo,Shelling Out:The Origins of Money.(2002)Available at http://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美洲原住民和早期的歐洲殖民者曾經廣泛使用貝殼串珠,其原因與前面提到的西非人使用玻璃珠的原因一樣:難以獲得的特點,賦予了貝殼串珠很高的存量-增量比,甚至有可能是當時可獲得的耐用品中最高的存量-增量比。貝殼與玻璃珠的缺點是一樣的,沒有統一的單位,這導致難以方便地確定且統一地表示物價和兌換比例,這個缺點對經濟和專業化分工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礙。從1636年起,歐洲殖民者接受貝殼串珠作為合法的償付手段,但是后來越來越多的英國金幣和銀幣流向北美,整齊劃一的金銀幣讓人們可以方便和統一地定價,于是金銀幣成為人們更加樂于接受的交換媒介,進而使金銀幣獲得更好的適銷性。還有,隨著更先進的船只和技術的使用,人們從海上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貝殼,貝殼的供給嚴重膨脹,導致其價值跌落,進而失去了其在時間上的適銷性。到1661年,貝殼不再是合法的償付手段,并最終失去了全部的貨幣角色。 Nick Szabo,Shelling Out:The Origins of Money(2002)Available at http://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

這不僅是北美貝殼貨幣的命運,任何一個采用貝殼貨幣的社會,一旦獲得了統一的金屬貨幣,就會接受金屬貨幣并從貨幣形式的轉換中獲益。此外,工業文明帶來了化石燃料驅動的輪船,使人們更容易從海洋中獲得貝殼,產量的增加很快降低了貝殼的存量-增量比。

其他古老的貨幣形式還包括牲畜,這是由于其營養價值受到人們的喜愛,同時也是當時人們可能擁有的最有價值的財產之一,還因為牲畜的可移動性獲得了空間上的適銷性。直到今天,牲畜還在某些情形下扮演著貨幣角色,比如,在很多社會,人們依然可以使用牲畜進行支付,尤其是作為嫁妝。然而,牲畜體形龐大,不便分割,這意味著牲畜貨幣難以解決價值尺度上可分性的問題。因此,往往有另一種貨幣形式與牲畜貨幣同時存在,那就是鹽。鹽易于長期保存,也容易分裝成任何需要的重量。這些歷史事實直到今天仍在語言中留有印記,比如:pecuniary(金錢)這個詞衍生自pecus,pecus在拉丁語中指牲畜;salary(薪水)這個詞衍生自sal,sal在拉丁語中指鹽。 Antal Fekete,Whither Gold?(1997).Winner of the 1996 International Currency Prize,sponsored by Bank Lips.

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冶金術的進步,人們生產出了比這些原始貨幣更好的貨幣形式,新的貨幣很快替代了原始貨幣。由于便于統一,小的分割單位具有更高的價值,也便于長距離攜帶,這些金屬相比貝殼、石頭、珠子、牲畜和鹽能更好地充當交易中介。碳氫燃料的大規模利用,顯著提高了我們的生產能力,使這些原始貨幣的供應量(增量)可以快速增加,這意味著原始貨幣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由于難以獲得而保持的較高的存量-增量比,為原始貨幣的棺材釘上了最后一顆釘子。使用現代碳氫燃料,石幣可以輕易開采,玻璃珠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制造,貝殼可以用大船批量采集。一旦這些貨幣失去了硬度,它們的持有者就會遭受嚴重的財產蒸發,整個社會結構也會因此分崩離析。拒絕奧基弗廉價石幣的雅浦島首領理解這一很多現代經濟學家所忽略的真相:容易生產的貨幣根本不是貨幣,輕易得來的錢不會讓社會更加富裕;與此相反,輕易得來的錢會讓人們用辛苦掙來的財富交換為這些易于生產的東西,從而使整個社會更加貧窮。

[1] 基于奧基弗的故事,Laurence Klingman和Gerald Green在1952年創作了小說《奧基弗殿下》(His Majesty O’Keefe),并在1954年被改編為伯特·蘭卡斯特主演的同名好萊塢電影。

[2] 為了最大化收益,歐洲人常常在船上裝大量的珠子,在航行中這些珠子還可以起到穩定船只的作用。

[3] Nick Szabo,Shelling Out:The Origins of Money.(2002)Available at http://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

[4] Nick Szabo,Shelling Out:The Origins of Money(2002)Available at http://nakamotoinstitute.org/shelling-out/.

[5] Antal Fekete,Whither Gold?(1997).Winner of the 1996 International Currency Prize,sponsored by Bank Lip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丘县| 靖远县| 东莞市| 乐陵市| 南充市| 綦江县| 云龙县| 华池县| 交口县| 青龙| 南涧| 达孜县| 花莲县| 泽州县| 太谷县| 本溪| 中宁县| 临洮县| 绍兴县| 武山县| 海门市| 晋中市| 汶川县| 新野县| 天峻县| 确山县| 永平县| 滁州市| 陆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凤凰县| 馆陶县| 汶川县| 阳原县| 萨迦县| 黑河市| 长寿区| 旬邑县| 莒南县| 贵南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