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食為天
  • 王族
  • 2377字
  • 2020-08-07 17:41:31

常見新疆人吃馕時,不吃菜,亦不喝湯,卻吃得香,吃得飽。

有諺語說:父母給你的是生命,小麥給你的是馕。馕在新疆是主食,人們早上吃馕,中午吃馕,到了晚上還是吃馕。因此便有了關于馕的另一句諺語:寧可一日無菜,決不可一日無馕。

新疆人把做馕叫“打馕”。叫雖然是那樣叫,但打馕卻并不見激烈的動作。之所以鄭重其事地用一個“打”字,是因為新疆人說話喜歡用精確生動的詞,譬如說生氣,會說肚子脹得很。說一個人笨,會說他的腦子不干活。新疆人把“做馕”說成“打馕”,是用詞精確又生動的典型例證。

新疆大約有五十余種馕,常見的有油馕、肉馕、窩窩馕、芝麻馕、片馕、希爾曼馕等。前些年出現了芝麻馕、葡萄干馕、核桃馕等,近年來又開發出了玫瑰花醬馕、辣皮子馕、蘋果醬馕、黑加侖醬馕、紅棗醬馕等。為了好看,在花樣上做足了文章。新疆人為此總結出一句話:吃馕吃了幾十年,嘴熟悉,牙齒舒服,肚子踏實。

新疆人談論馕,多以大小論之,譬如最大的馕,直徑有四五十厘米,做一個需要兩公斤左右的面粉。最小的馕,只有常見的茶杯口那么大。還有一種馕,厚度有近十厘米,中間有一個洞,吃之前,順那個洞掰成小塊,吃起來極為方便。

南疆的大多數人家都有馕坑,隔幾日打一次馕供全家食用。巴扎(集市)上有專門賣馕的攤位,離巴扎近的人家,打了馕會端出去賣。在巴扎上賣馕的情形有兩種,一種是用馕坑專門打馕往外賣,打出的馕常常是一大堆。另一種是從家中打好馕后端到巴扎上去賣,其數量大多為一二十個,在巴扎上鋪一個地毯即可待售。

新疆人喜歡吃馕,往往馕一打出就吃,其口感脆香,尤其是面食剛被烤熟的香味,讓人喜形于色。有一人從馕鋪子買了一個馕往回走,在半路忍不住嘗了又嘗,到家后低頭一看,手里只剩下少半個。放涼的馕也有脆香之味,但人們還是喜歡吃熱馕,即使是放涼的馕,也要烤熱,吃起來才味道不錯。曾見一人生一堆火,用樹枝挑著馕烤了一會兒,才掰開吃。我本以為馕烤過后會變硬,要了一小塊嘗過后,發現頗為軟脆,口感很是舒服。后來才知道,因為馕里面加了雞蛋、牛奶、鹽水、色拉油和蜂蜜,一烤就變軟。

有一天,我突然想看看打馕的全過程,便下樓在“阿布拉的馕”店鋪旁邊,看了約一個小時。打馕的程序并不復雜,一個小伙子把雞蛋和牛奶倒進面粉中,加適量放了鹽的水,五指分開攪動一會兒,然后加進去色拉油和蜂蜜,用力揉十余分鐘便成為面團,然后用布子蓋起來發酵。過了十余分鐘,小伙子用手指在面團上戳出一個洞,檢驗面是否發酵好。很快,他將面團揪出拳頭般大小的圓球,一個個擺好,然后用手逐一輕輕壓扁,再迅速壓圓,在圓的邊沿捏出厚度,用馕戳子在上面拓出花紋,刷上一層色拉油,撒上芝麻,啪的一聲甩進了馕坑。

雖然知道了打馕的方法,但卻感嘆,我一輩子也打不出一個馕,因為我沒有打馕的馕坑。這世間的事物,有很多僅僅是親眼所見而已,要想親手制作卻很難。

我二十余年前在南疆,多次見人們把馕當作吉祥物。譬如,小伙子向姑娘提親時,見面禮除了衣服、布料、精鹽、方塊白糖外,還必須要準備五個大小一樣的馕。舉行結婚儀式時,由一位姑娘手捧托盤,托盤上放有一碗鹽水,鹽水中有兩塊馕。她微笑著走到新郎和新娘中間, 示意他們搶吃鹽水中的那兩塊馕。誰先搶到,就證明誰最忠于愛情。

一年前,我在庫車縣塔里木河鄉,見一位老鄉做出的馕很大,價格卻僅為三元錢。我們買了一個在車上各捧一邊掰著吃,最后僅吃掉三分之一。那天我們是去看塔里木河的,在半路被一潭積水擋住,向周圍的人詢問水坑情況,他們說昨天有車從水坑過去了,無礙。結果我們的車一開進去便栽入深坑。他們大聲哄笑著離去,我們這才明白他們閑得無聊,誘惑我們的車栽進去看熱鬧。

1992年的一天,我們部隊在葉城農場勞動,營長為了讓戰士們中午能吃飽,聯系附近一戶農民打馕。幾袋面粉送過去后,對方稱可以打一百個馕,但那天有一百一十人,于是又補一袋面粉給他。對方言之鑿鑿稱,可以打一百一十五個馕,有多沒少,讓我們放心。營長為感謝那農民,說有一百一十個馕足夠了,多出的五個馕,送給他家的小巴郎(孩子)。那農民在中午送來了馕,一數是一百一十五個,他驚訝地說不對呀,打是打了一百一十五個,你們的營長說需要一百一十個,我就給我們家的巴郎子留了五個。營長估計他打了一百二十個馕,便說沒關系,讓他把多出的五個馕拿回去,但他一定要弄清楚,于是大家餓著肚子等他又數了一遍,結果還是一百一十五個。他再次驚慌地大叫,我已經給我的巴郎子留了五個馕,難道它們像長了腿一樣跟到了這里嗎?他還要再數一遍,營長把五個馕塞到他手里,一番好言相勸,他才一臉疑惑地離去。

南疆人多喜歡就著茶水吃馕,將馕掰開后伸入茶碗浸泡一下吃掉,然后喝一口茶。馕被浸泡后變得酥軟,啃咬起來方便,也利于消化。將馕和烤羊肉串一起吃,是新疆人喜歡的一種吃法。將羊肉串在馕表面磕幾下,讓烤肉上的孜然、辣椒面、鹽和胡椒粉等沾在馕上,可一口馕一口烤肉地吃,食者喜悅,觀者垂涎。

不論哪種吃法,都必須先將馕掰開。掰馕是有講究且極富儀式感的。將右手掌做刀切狀放在馕上,但并不用此手掌去切,只是壓住馕即可,然后用左手向上掰馕的一邊,便可將馕從中掰出一條直線,并讓馕無比均勻地一分為二。如果要繼續掰成小塊,依此類推即可。這樣掰出的馕既有厚的馕邊,也有薄的馕塊,吃起來口感多變,脆柔相濟。

我1999年在解放軍文藝出版社修改書稿時,社長程步濤在一日中午,請幾人到白石橋的一家“新疆飯館”吃飯。大家閑聊等待上菜的間隙,我用“掌刀”法將一個馕掰成整齊的塊狀,受到大家一致好評。我亦發現,當時,吃了近十年馕的我,已是馕中有我,我中有馕。

吃完離開時,我看見桌上有些馕渣子,便本能地伸手要將其收攏到一起。旁邊的一位維吾爾族女服務員對我一笑,示意她收拾即可。她小心地將馕渣子掬到掌心,放進了院中的鴿子籠中。

這正是我所希望的。此等情形,新疆人早就總結成了諺語:人吃剩的馕渣子,要留給鳥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高平市| 米脂县| 东阳市| 集安市| 永康市| 延吉市| 西贡区| 萝北县| 商丘市| 普格县| 攀枝花市| 马公市| 明水县| 马鞍山市| 平原县| 富顺县| 合阳县| 巍山| 上饶县| 桐乡市| 芜湖县| 建德市| 霍山县| 太谷县| 长武县| 湘乡市| 桦川县| 陵川县| 祥云县| 上栗县| 巴楚县| 迭部县| 龙山县| 闽侯县| 巫山县| 灌云县| 武定县| 依兰县| 理塘县|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