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歷史(套裝共8冊)
- 任德山 毛雙民
- 1385字
- 2020-09-03 14:56:15
夏商
“家天下”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青銅文明

中國歷史從“公天下”變為“家天下”,就是從夏朝的建立開始的,這也是由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轉變的重要時期。對于夏文化的探討,它的概念問題是一個首當其沖的問題。通常認為,夏人活動區域內夏王朝時期的居民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存叫夏文化。
夏啟建立夏王朝后,經過了三代的爭斗,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夏朝的統治才穩定下來。這時的奴隸制經濟有了很大進步,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器具與前代相比有了很大進步。天文歷法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編成于戰國時期的《夏小正》,就是反映夏朝歷法的。
但到了夏朝的末帝桀統治的時候,夏朝再次遭遇了危機。夏桀貪圖享受,荒淫殘暴,他一味對諸侯國用兵討伐,結果落得眾叛親離。
這時商族漸漸興起。商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氏族,舜在位的時候,商族出現了一位杰出的軍事首領契,后來他被稱作“玄王”,為商的始祖。商族的祖先與夏朝的奠基人大禹生活在同一時期。商部落自上甲微以后發展很快,到了夏朝末年,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部落。太康失國的時候契的孫子相土開始向東方發展,到了夏朝中期,契六世孫冥“勤其官而水死”,到了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商湯看到夏桀的無道,于是暗暗積蓄力量,終于在前17世紀左右興兵討伐夏桀,得到了眾人的擁護,最終滅夏建商。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延續了約600年。商朝的農業和畜牧、養殖業發展都比較快,尤其是手工業,青銅器的冶煉與制造都相當成熟,各種常用的器具和禮器、酒器十分精美,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都鑄造于這個時期。可以說,商朝是奴隸制的鼎盛時期,也是中國青銅文化走向繁榮的時期。從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來看,殷商時代文字已經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發展得也比較成熟,漢字的結構在甲骨文中已經基本形成。商朝對于天文天象的記載、對于干支記時法的運用等在甲骨文上有所反映。商代甲骨卜辭中記錄了當時的歷法《殷歷》。
夏商時期奴隸的生活十分悲慘,他們是奴隸主的私有財產,不僅常年從事最為繁重的體力勞動,沒有人身自由,而且經常在祭祀中被奴隸主作為人牲、人殉,從而被成批地殺死。在夏商時期的很多墓穴中,都發現了作為陪葬而被殘殺的人。
商朝前期一直沒有建立穩固的都城,經常遷都。自第十九世商王盤庚時遷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后,商朝逐漸擴大勢力范圍,走向了它的繁榮期。不過,商朝也沒能一直延續自己的輝煌,經過了“武丁中興”的鼎盛時期后,商朝開始漸漸走向衰落。到末帝商紂王統治時期,他生活荒淫奢侈,不斷誅殺忠義而有才能的大臣,商王朝已成強弩之末。
周族在幾代首領的治理下國力已經很強大,到姬昌時他治國又十分賢明,到了他的兒子姬發時,他們已經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于是姬發起兵攻商,商王帝辛(紂)倉促間只能以奴隸為軍抵御周人,結果,商王的軍隊毫無斗志,“前徒倒戈”,牧野一戰,“血流浮杵”,眾叛親離的帝辛逃到鹿臺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滅亡。

泰山松圖 盛茂燁

禹王鎖蛟:“世襲”代替“禪讓”

司母戊大方鼎:燦爛的青銅文明

嫦娥執桂:太康失國

八月剝棗:夏的中興和衰亡
夏代世系:禹 啟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予) 芬(槐) 芒 泄 不降 扃 胤甲(廑) 孔甲 皋 發 履癸(桀)
商代世系:天乙(湯) 太?。ɡ^位前已去世)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