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四書”隨筆
- 傅士逵
- 313字
- 2020-09-18 10:27:51
格致補傳
人心之靈,莫不有知,所以“知”要“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所以“物”要“格”。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所以“致知”在“格物”。
“人心之靈”二句,又為“格物”之本,說詳《或問》。
“凡”字、“莫不”字橫說;“已知”“益窮”“求極”字豎說。
“已知”之理,《條辨》指“一端發見”之“知”,《課講》指“良知”,《或問》又指“學問”。所得宜兼用,《困勉錄》說最圓備。
“表里精粗”,《大全》饒氏(43)說分明切實。又須知“表里”中亦有“精粗”,“精粗”中亦有“表里”,必順看、倒看、橫看、豎看、分看、互看,方盡其致。
用功時,“致知”由于“格物”,故用側說;成功時,見為“物格”,亦見為“知至”,故用對說。末二句只承末段結之。